
刚刚,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太空出差半年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返回地面!
回家只需几个小时!神舟十三号返回有哪些挑战和看点?
进驻天宫、太空漫步、天宫授课、太空过年……在轨的180多天里,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创下多个“首次”:首次太空跨年、首次在太空过春节、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首次在轨通过手控遥操作完成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首次在轨驻留长达6个月……如今载誉回家,他们一路上要经历哪些挑战?过程中有什么精彩看点?
“飞船从空间站撤离后,首先将绕地球飞行5圈,每圈用时大概1.5小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回收试验队总体设计师刘庆博告诉记者,大约7.5小时后,返回舱与轨道舱开始分离,随后经过返回制动、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前调整姿态、进入大气层后采用升力式控制、弹伞舱盖开伞、抛防热大底、推进剂排放、反推发动机工作等过程,最终返回舱实现平稳着陆。
值得关注的是,神舟十三号不仅是目前我国在轨驻留时间最长的飞船,还将成为返回速度最快的飞船。此前,神舟十二号返回时绕飞地球11圈,历时一天多;而神舟十三号将首次实施绕地球5圈的快速返回方案,仅需几个小时。
“飞船绕飞地球是为了等待返回时机,同时地面还需要在这段时间进行参数注入和策略制定等准备工作。”刘庆博说,通过对飞行任务事件进行合理裁剪和调整,压缩操作时间使绕飞减少到5圈,不仅提高了返回任务执行效率,而且让航天员返回体验更加舒适。
飞船首次快速返回,对空地协同联合搜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东风着陆场搜索区域达数万平方公里,有戈壁、沙漠、盐碱地、水域等多种典型地形地貌,搜索难度大、横跨范围广。为应对极具挑战的快速返回模式,神舟十三号搜救回收地面分队在6个月前就投入了回收任务的桌面推演和专项训练。
滚动报道<<
【10:07更新】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地面搜救、医监医保、飞船系统人员协同配合进行处置。
【10:03更新】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救援人员正在进行现场处置。
【09:56更新】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09:46更新】
神舟十三号正在返回,返回舱落点第三次预报发出。
【09:42更新】
神舟十三号返回舱主降落伞打开。
【09:41更新】 神舟十三号正在返回,返回舱出“黑障”区。
【09:37更新】
神舟十三号正在返回,地面光学设备捕获返回舱图像。
【09:34更新】
神舟十三号正在返回,返回舱落点第二次预报发出。
【09:30更新】
神舟十三号开始进行推返分离。
【09:19更新】
神舟十三号正在返回,返回舱落点第一次预报发出。
【09:11更新】
神舟十三号返回制动开始,发动机点火让飞船减速。
【08:45更新】 神舟十三号搜救回收空中分队即将飞赴待命空域,总台央视记者将跟随空中分队抵达着陆现场。按照预定计划,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将于今天在内蒙古境内的东风着陆场着陆。
【07:00更新】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0时44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分离,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分离前,航天员乘组在地面科技人员的配合下,完成了空间站组合体状态设置、实验数据整理下传、留轨物资清理转运等撤离前各项工作。后续,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将在地面指令控制下择机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