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县防控办的一把椅子被工作人员坐塌了,这本不是什么稀罕事,但已是防控办成立近两年来,被陆续坐坏的第6把椅子。
有人怀疑是椅子质量不过关,县防控办的工作人员却调侃道:“是椅子们的工作强度太大了!”虽说是句玩笑话,却也恰恰反映出了我县防疫工作在高负荷运作下的持久战斗力。
图文无关
近段时间,随着新一轮新冠疫情波及20省44市,我县的防疫工作再次紧张起来。作为守牢浙江南大门疫情防线的“中枢神经”,县防控办为做好精准防控、精密智控,始终保持着24小时运行状态。
椅子的“主人”名叫陈文军,是今年入职的公务员。在正式入职后的第二周,他被借调到了县防控办系统信息排查管控组,参与省疫情防控系统数据接发、指令单派发、重点人员排查管控、对接公安协查等工作。
在县防控办见到陈文军时,他正通过电话核实确认重点地区返苍人员的信息,接听过程中,他耐心解答对方的诸多疑问,消除对方的顾虑后确定对方所在位置,并与当地工作人员衔接做好相关防控工作。
他告诉记者,因防疫工作需要,在位置上接打电话成为系统信息排查管控组的一项重要内容,数据量较大的时候一天甚至需要接打五六十个电话来核实重点人员信息,从而为乡镇开展后续工作提供数据信息支撑。
“我们工作人员现在是分2组实行24小时轮班,因为上面数据下达有时会在凌晨或者半夜,我们必须保证在第一时间派发指令单,确保所有重点人员能够排查管控到位。”陈文军说道。据悉,自10月17日以来,系统派发国内重点地区来苍返苍人员数据8000多条,其中高峰期,一天需派发协查人员数据上千条。
不仅是系统信息排查管控组,综合协调组、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组、发热管理组、隔离点统筹组、转运异动组、疫情信访处置组等其他6个小组也始终处于高效运转状态,防疫管控工作的各个关键环节在这个办公室内紧密相扣,无缝衔接。通过各组人员与乡镇、基层卫生院的密切配合,所有数据第一时间及时排查到位,并严格落实健康管理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县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后,为提升全县防疫战斗力、持久力,我县创新实施“因定人员、流动轮岗”工作机制,将专业队伍的培养固化与干部的轮岗调休进行有机结合。“目前我们的工作人员共有29位,这些人员中除了有老一批卫健、公安、教育等部门抽调的人员外,还有新进的96名公务员按每8人一批的要求分12个月调配至防控办进行轮岗轮训,同时我们还在各乡镇成立集中隔离点固定专班人员,切实解决因人员调整变动带来的业务不精、责任心不强等问题,保证防控工作的有序衔接。”县防控办相关负责人郭希阳介绍说,通过工作机制的不断完善,进一步保障了苍南防疫工作的常态化运行,织密织牢苍南防疫安全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