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查看: 15670|回复: 3

太可惜!957万人口大市的温州,却在这里吃了大亏!

[复制链接]

692

主题

0

回帖

328

积分

老蟹

积分
328
发表于 2021-10-21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


楼市温州  LOUSHIWENZHOU

继全市人口、市区人口之后,近期城区人口又成为一个热议话题。


在2021年18期求是杂志上,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内地最新版的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名单:



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等7个城市为超大城市;



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大连等14个城市为特大城市。


这些被列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的依据,是城区人口数量。


根据国务院于2014年下发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



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



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



城区常住人口100至500万称为大城市
(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



城区常住人口50至100万的城市为中等城市;



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为小城市
(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


所谓“城区”,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不包括镇区和乡村。
也就是说,在市区人口中,扣除乡镇、农村人口,城区人口就远远低于市区人口数量了。


“七普”并未公布城区人口,而是按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公布了其辖区内的常住人口,因此我们查不到温州的城区常住人口数据,网络上也有多个不同版本的数据。



依据“七普”市区300万出头的常住人口,结合其他相关数据分析,温州城区常住人口预计在200万人左右,属于Ⅱ型大城市。





02


楼市温州  LOUSHIWENZHOU

平时大家往往讨论说全市人口、市区人口,那么城区人口有什么意义与作用?


根据最近住建部下发的《关于加强超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要求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人口以下城市严格限制新建1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OU9PP5952Ppzhze3.jpg


三江商务区建成及在建的超高层建筑群



另外,地铁申报条件之一虽是市区常住人口300万人,但如今审批趋严,有传闻称《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意见》(国办发〔2018〕52号文)将进行调整。近期,浙江省还提出“限制地铁绕行服务个别待开发区域,杜绝地铁向外围无限延伸”。因此,今后地铁审批不排除考察城区常住人口的可能性。


可见,城区人口300万人,即Ⅰ型大城市,它更能反映城市化质量,已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门槛。
今后,当城市建设的“条条框框”越来越多,其他方面的建设门槛也很可能以城区人口300万人为标准。


总而言之,城区人口越多,今后获得发展的机会也越多。这对于作为人口大市的温州来讲,非常吃亏。


在温州市区内部,除了藤桥、山福、泽雅、大门、鹿西5座乡镇,还有大量行政村存在。不过当“大拆大整”推进,这些行政村正在大量撤销中。即便如此,温州城区常住人口同样达不到300万门槛。


然而,温州城区是一座被行政区划束缚的区域。从地理特征看,瓯江北岸的瓯北、三江、黄田,与温州城区是事实上的同一城区,但瓯北片的城区人口,却无法计入温州城区人口。



fmmvkRXbfYjVbV3c.jpg


事实同城的温州市区与瓯北


随着三江商务区的开发,不少温州城区人口还搬到三江的新盘居住,成为永嘉县常住人口。虽然数量不多,但两岸交流的趋势不可阻挡。同时,还有一些原先搬到温州城区的永嘉人,因三江的开发建设而回流至永嘉。至于住在瓯北、几乎每天前来市区工作、消费的人,从来不被计入温州市区、温州城区常住人口。


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温州市区南部区域与瑞安塘下之间。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乐清南部城镇与温州市区的互动、交流也将增强。




03


楼市温州  LOUSHIWENZHOU

温州有条件成为I类大城市,却因行政区划而降级为II类大城市。


当全国生育率走低、老龄化加剧,大部分城市都有可能出现人口增长停滞现象,短期内指望温州城区人口大规模增长,不现实。更何况,温州市区人口密度已经非常高了。


从“七普”数据看,温州市区人口数量比“六普”略有减少,除去“老高事件”、“减员增效”、“大拆大整”带来的影响外,老城区人口增长停滞甚至减少已是普遍现象,连一线、强二线城市都不例外。


近20年来,不少城市通过对市区周边郊县进行撤县(市)设区,并将其辖区内的乡镇改设街道,扩大市区规模、实现城区融合,成功迈上更高一级的城市规模门槛。


同样从“七普”数据看,这些撤县(市)设区后的市辖区,普遍围绕老城区进行大规模城市开发,以高标准的城市建设、新兴的产业、相对较低的房价,成功接收老城区外溢人口、聚集区域内人口、吸引外来人口,成为拓展城市容量、承载人口增量的主阵地。


众所周知,温州在撤县(市)设区方面,是严重滞后的,甚至出现实际城区跨出行政区的罕见现象。


与温州市区相邻的永嘉瓯北片、乐清柳白片、瑞安塘下镇,近10年来少有新的城市建设与产业布局,“七普”人口均仅微增或减少,并未在温州市区人口外溢、县域人口集聚、吸引外来人口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uJD2zdCZzuCuUDcJ.jpg


瓯北


相反,永嘉县城(上塘片)、乐清城区(乐成片)、瑞安城区(安阳片)常住人口均大幅增长,但不具备与温州市区一体化、同城化的现实条件,加剧了温州城镇散落、缺乏凝聚力的现象。


当城区人口300万人成为多项城市建设审批的门槛,若再不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温州今后发展所受到的束缚,将超出想象。




04


楼市温州  LOUSHIWENZHOU

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温州应对永嘉、乐清、瑞安撤县(市)设区,做大温州中心城区。以往我们更多讨论它对温州拓展未来发展空间的巨大作用,而如今,它有了更迫切的需求——以更多的城区人口,提升城市等级。


温州“十四五”规划提出,做大做强都市区主中心,主动谋划、积极争取,大力度推进撤县(市)设区行政区划调整,着力构建由鹿城、龙湾、瓯海、洞头、瑞安、乐清、永嘉组成的都市区主中心。



u0MIEfIR0sqsvFr0.jpg




根据目前在编的温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方案,温州中心城区规划范围涵盖温州市区、瑞安市区、乐清市区、永嘉县城等在内的76个街镇(由于行政区划调整,新增1个昆鹏街道)。



显然,永嘉、乐清、瑞安都有望撤县(市)设区。若三地均能成功获批,那么以街道计算,常住人口将达约467万人,即便剔除行政村,也应能突破300万人大关,成为I类大城市。


倘若今后持续推动规划中温州中心城区76个街镇中剩余乡镇的撤镇设街、撤村设居,那么温州城区有望突破600万人口,成为特大城市。



D6cfaa6Wcj5668z6.jpg


温州都市区主中心大致范围,仅供参考。来源:同济TJUPDI



从II类大城市迈向特大城市,看似“大跃进”,但别忘了温州本身就是一个人口大市,具备非常大的回旋余地,只因行政区划调整滞后、城镇散落而没能实现人口集聚。
今后温州想要获得更大的发展红利,不得不先从城区人口数据下手。


当然,这一切以温州能保持现有人口规模为前提。从地理空间结构角度看,只有规模更大、密度更高的城区,才能产生凝聚力与吸引力。如今温州散落的城镇分布于人口分布,非常不利于产生凝聚力与吸引力,容易被其他更大的城市虹吸。


因此,撤县(市)设区、做大温州中心城区,仅仅是一个开始,还应围绕温州市区在永嘉瓯北片、乐清柳白片、瑞安塘下镇开发新城、布局产业,推动永嘉、乐清人口南下与瑞安人口北上东进,将温州城区与周边散落城镇相连、融合,做强温州中心城区。



日前,市委有关领导调研城市建设工作时,就强调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推进主中心一体化,落地统筹机制,强化交通互联先行,加快核心区块提能、联动开发提速,加快空间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互通互融。


至于眼前,未能跨过300万城区人口大关的温州,一旦城市建设、发展因此受限,面临损失的将是957万全体温州人。



相关内容:



《做大做强温州中心城区,这三个地方不能被忽视!



《区域分散、强镇林立的温州,是多么需要聚集的力量!



《市区人口减少,才是温州人口问题的关键!




《仅把瓯北、柳白、塘下划入温州市区,是否可行?



77

主题

899

回帖

1666

积分

老蟹

积分
1666
发表于 2021-10-21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地人来柳白瓯北片区,以为这里是温州市区,一打听原来温州乡下市区扩不开,很多人口都被沪杭吸走

565

主题

6520

回帖

3543

积分

元老

积分
3543
发表于 2021-10-22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州乡下市区扩不开,很多人口都被沪杭吸走

81

主题

1146

回帖

614

积分

老蟹

积分
614
发表于 2021-10-22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鹿城-酒神 发表于 2021-10-22 08:54
温州乡下市区扩不开,很多人口都被沪杭吸走

未来越是乡下的地方,在新一轮科技的互联网思维下,更具可持续发展潜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8-29 18:54 , Processed in 0.50798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