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查看: 11418|回复: 0

温州瓯江口十四五规划,瓯洞一体成为温州都市区东拓主平台

[复制链接]

195

主题

327

回帖

261

积分

老蟹

积分
261
发表于 2021-7-28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温州瓯江口十四五规划,瓯洞一体成为温州都市区东拓主平台近日由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与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共同印发了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规划指出经过五年的奋斗,全面树立“湾区智创城、海上新温州”形象,实现自身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显著提升,各项先行示范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力争“十四五”期末较“十三五”期末规上工业总产值翻两番,投资总量翻两番,财政收入和地方税收翻三番,市场主体数翻一番。
到2025年,争取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25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3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58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亿元,地方税收收入35亿元;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40亿元;五年固定资产总投资达到2000亿元,十大(类)“百亿”工程全面推进。实现招引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民营企业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15家,上市公司力争新增10家以上。
瓯江口一期、二期和灵昆片区一体化发展,新增开发建设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到2025年,常住人口达到10万人左右,探索瓯洞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整体推进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立足温州都市区主中心一体化发展,推进瓯江口产业集聚区与洞头区整体联动,全力提升瓯江口在温州东部地区的城市首位度,与洞头联手打造温州都市区东拓主平台。
1、架构交通枢纽通道。发挥瓯江口产业集聚区位于温州沿江城市发展轴与沿海产业发展轴“两轴”交汇处,毗邻空港、海港、陆港的交通区位优势,强化与北部乐清、洞头大门,南部温州空港、龙湾-温州经开区,东部洞头中心城区的空间联系,大力推进高速公路加密、国道拓宽、省道延伸、轨道交通延伸、跨江通道加密等交通大通道建设,加快灵昆港区开发建设,拉开对外交通大框架,助推瓯江口区域“北接南联东拓”,以交通一体化推动区域空间布局调整,从而促进城市空间维度的大跨越。
2、发展智创新兴产业。在温州东部地区加快构建区域协同发展体系的进程中,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安全(应急)、智能装备、保税物流、城市会展、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切实发挥在整个城市产业体系中补短板、提能级、强辐射的作用。以“智”为聚,积极打造产业孵化载体,加速智能产业汇聚升级,落地生根一批创新平台和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多产业协同发展,以“智造、数字”创新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3、提升城市优质服务。着眼于瓯洞一体化和海洋经济开放型城市打造,着重推进瓯江口作为未来瓯洞城市服务中心的要素资源集聚,加速城区人口向瓯江口新区的就业集聚、就学集聚、居住集聚,推动洞头户籍人口向瓯江口迁居。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产城融合,不断丰富城市服务功能,建设宜业宜居城市,围绕优化教育和医疗资源、促进文化休闲、丰富商业设施、打造绿色生态环境和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数字化管理。推进城市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城市发展一体化。
4、联动集聚区三大片区发展。按照瓯江口省级产业集聚区“一核三区”的空间结构,乐清翁新分区重点发展电工电气、装备制造和总部经济、研发创新、现代物流等服务业,打造综合性生态型产业新城;柳白分区重点发展电工电气,打造国际电工电气产业城;洞头大小门分区重点发展临港石化、临港工业和港航物流,打造绿色石化基地、大宗原材料集散和加工基地。坚持核心区和三大片区的空间集聚、土地集约、要素集中、差异发展,聚焦产业、创新、城市、交通、生态等湾区建设的重点领域,实施集聚区提升建设行动。通过核心区集聚保税、会展、物流、供应链等企业总部,构建区港联动、贸易便利化等环节,加快“海上数字新区”建设,发挥对三大片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瓯江口产业集聚区与洞头区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拓展温州城市发展空间、增强中心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有利于统筹湾区开发建设,实现区域联动发展、错位发展,加强瓯洞两地规划协调推进,统筹建立“瓯洞一体化”规划协调机制,实施瓯洞一体化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洞头区政府共同配合,高质量编制“瓯洞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强规划协作,面落实温州都市区主中心“东拓、西优、南联、北跨”空间发展战略,加速瓯洞两地港产城融合发展。合理引导瓯洞城市中心集聚发展,集约开发城市滨海空间资源,鼓励温州市新兴产业沿“灵昆-霓屿-元觉”岛链东向布局,谋划将洞头区政府部分行政资源西迁至浅滩二期和一期交接地带,推动形成“跨江连海”的滨海城区形态,以瓯江口产业集聚区和洞头区之间的公共服务政策标准转轨为契机,探索干部兼职等跨区域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瓯洞联动机制。强化区域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促进社会民生事业对接融合。积极争取市级重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落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8-29 08:27 , Processed in 0.25750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