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认识的号码最好不要接听,陌生人在电话里讲的话,更不能轻易相信,跟你通话的人是骗子!”在得到民警肯定的答复之后,这两天一直寝食难安的王女士心中的那块巨石终于落了地。如果不是民警及时联系到她,自己恐怕已经将180万的巨款汇入了犯罪分子的账户中了。 5月12日9时43分,鹿城区反诈中心接到上级预警指令:辖区王女士可能正在接听诈骗电话,于是立即联系对方。民警与王女士通话后发现,王女士正听从骗子的要求,到营业厅办理新的手机号码,且王女士语气十分慌乱。民警一边在电话中对王女士进行劝阻,一边通过研判了解王女士的住处,要求辖区派出所立即见面劝阻。 10时08分,南浦派出所接到指令后,处警民警随即赶到王女士的住所,并见到了王女士。一开始,王女士还将信将疑地告诉民警,自己在5月9日接到了一名自称是北京市公安局“民警”的电话,对方穿着“警服”和王女士打了一个视频电话,表示王女士在北京涉嫌参与拐卖妇女儿童的案件,共非法盈利180多万。说完对方还煞有其事地发了一个男子被审讯的视频到王女士手机里,说是让王女士“辨认”一下,并告知王女士若想自证清白,就必须将180万汇入警方指定的账户。
趁着王女士手足无措,对方又称王女士的手机已经被监控,需要马上把手机通话记录和聊天记录删掉去买一部新的手机。而这件事情王女士一直不敢告诉家人和同事,担心自己的事情会影响孩子的工作。 此时,王女士已经中了骗子的“圈套”,想着自己一个人把事情处理妥当,听说自己涉及拐卖妇女儿童案件,让她彻夜难眠。直到民警赶到现场并请她到派出所耐心解释之后,王女士才确定所谓的“北京警察”只不过是一个骗子,终于放下心来。 警方提醒,冒充公检法的诈骗案件,犯罪分子主要是利用受害人对涉嫌犯罪的恐惧心理,指示受害人将钱财汇至指定的账户以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一旦接到类似电话,请立即挂断,并拨打110或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谨防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1.陌生境外来电不要接听,基本都是诈骗电话,且电话不存在转接功能,所有自称转接至公安部门的都是诈骗! 2.公检法部门不会在网上办案,不会通过微信等渠道发送逮捕证、通缉令,更不能通过互联网查询涉案信息。 3.公检法部门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更不会要求群众转账到指定账户。 4.公安机关办案会要求当事人到公安机关面对面接受询问,绝不会要求当事人前往酒店、网吧等隐蔽环境接受远程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