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七度空间以后,蓝月亮也来了!
涉案的商品除了卫生巾,还有洗手液;起诉的原告既包括恒安集团,还有广州蓝月亮!
假货疑云
3月21号下午,永嘉的郑先生特地联系到我们,抱怨现在经营便利店,水实在是太深了.
他表示他也遇到我们之前提到的七度空间推销员,但他因为以前在外面开过超市,看过许多套路,所以一直很小心找大的经销商进货,也就婉拒了这位推销员,阴差阳错地躲过一劫。
但没想到千防万防,还是着了别人的道!
根据郑先生说法,去年3月26日,他从经销商那里以36.5元的价格进了一批蓝月亮洗手液,并以41元的价格销售,直到6月15号,总共卖了4瓶。
而就在去年年底,在未经市场部门,以及相关人员检查的情况下,郑先生突然收到一张法院传票,上称郑先生经营的便利店售卖的是假货,告商标侵权,预计赔偿金额2.5万元! 这也让郑先生百思不得其解,他们的货都是从“正常渠道经销商家进的”,怎么会无端成了假货,侵犯了蓝月亮的商标?
另外,蓝月亮公司上的起诉书上称郑先生的小店为1200平米的“超市”。而实际上,郑先生的小店仅仅只是100多平。这上面的疏漏,也让郑先生心生疑窦。
当郑先生找法院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她表示郑先生胜诉的机会微乎其微,只能找经销商分担责任。然而,郑先生表示他们“小商贩小本经营”,怎么让经销商承担责任?
不过目前,郑先生进的这批货是否的有问题,则成了待解的谜团。
因为当郑先生出示从经销商那里提供的进货单后,蓝月亮将经销商也一起告了。尽管,郑先生强调了该经销商的资质,并声称:“该经销商是温州经销商没错的”。
敲诈还是打假?
其实除了郑先生之外,有不少永嘉的便利店商户近期都收到了类似的法院传票。我们从企查查上发现,蓝月亮、恒安集团进行打假类似的案件也有上百条。
有商户称,他们瓯北的便利店,几乎都中过招,但因为人微言轻,最后都选择了忍气吞声,不会进行反诉,选择缴纳罚款。
不过这也让不少商户心生怨气,让他们缴纳罚款,究竟是敲诈,还是打假?
作为大公司,在能找到送货人,又有相关的身份信息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追究假货的生产源头,而仅仅只是追究中间批发商,以及终端的零售便利店?
“如果不追究源头,这样顶多是我一家不卖了,以后还会有其他商家卖,不能从根本上制止假货。”有商家表示。
知识产权、商标固然要遵守,但作为农村小店便利店,他们如果贩卖了七度空间、蓝月亮等品牌的假冒产品,他们本身也是受害者,因为他们也缺乏专业的辨别能力,都是从经销商那里进货的。
对这些永嘉的便利店商户来说,他们小店盈利有限,动辄几万元的赔偿其实对他们伤筋动骨。此前就有一位经营便利店的老太太因为被罚,成天以泪洗面。
温州商户抱怨这些快消公司
因此,对这些大型的快消公司来说,大额起诉赔偿不应该是目的,也无利树立自己的企业形象,他们更应该联合地方部门,从源头上查出假货,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不过,也有接近这些大型快消公司的律师表示,他们并不是为了赔偿目的而起诉,他们罚款,对“大型超市起诉3万,小店只起诉2万,仅仅是为了震慑市场,厂家并不以此为赚钱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