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都封闭管理了,下一步将配合做好后续的危废处理工作。”近日,鹿城区检察院第六检察部办案组对温州某染料中间体厂进行回访,发现厂区已实行全封闭管理,厂内桶装饮用水瓶也被清理掉了。
去年6月,办案检察官在排查该厂危险废物线索时,发现该厂已停产,厂区门口贴有“剧毒危化品区,严禁入内”红色标志牌,厂区内装有“甲酯”“硫酸”“稀酸罐”等罐体,并可闻见刺鼻性气味。在厂区内的一幢二层小楼里,一名自称来自安徽的人员利用该处存放桶装饮用水,并向周边企业配送。
水是生命之源,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安全尤为关键。鹿城区桶装饮用水的生产经营情况如何、安全卫生是否达标?这引起了办案组的关注。经过进一步研判,办案组对区内桶装饮用水经营场所展开了全面调查。
经查,鹿城区内部分经营场所存在桶装饮用水未标注生产日期、无证无照经营、从业人员未取得有效健康证等问题,南郊某矿泉水经营部在经营场所内饲养两只小型犬并将束犬绳系于待售饮用水水桶上,卫生状况堪忧。
去年7月20日,鹿城区检察院向鹿城区市监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要求其依法履行职责,对涉案桶装饮用水经营者的违法行为予以查处,同时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桶装饮用水经营安全的监督管理。
鹿城区市监局收到检察建议后,立即组织力量对相关经营单位、经营地址开展执法检查。其中,针对上述染料中间体厂内向周边企业配送桶装水并回收空桶的违法行为人去向不明并已停止经营的情况,根据现场留下的桶装饮用水上生产信息,移送供应商管辖单位瑞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处理;对经营场所存在的违法经营行为处以5000~6000元不等罚款,并要求限期整改。
去年8月18日至9月18日,鹿城区市监局采纳检察建议,开展了桶装饮用水专项执法月活动。同时为杜绝不合格饮用水上市销售,对辖区内生产环节桶装饮用水开展专项监督抽检工作,共抽检6批次,抽检结果全部合格。
“我省正在建立并推广‘浙食链’,下一步,桶装饮用水经营企业将作为首批试点。”鹿城区市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桶装饮用水包装上将多一个识别码,用手机扫码后,能显示水的商品信息、车间流水线信息、出厂检验标准和流通路径等信息,全程溯源,确保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