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号下午15点整,A股市场刚刚收盘,交易所进入盘后的集中竞价,广大散户恋恋不舍的关掉股票交易软件。
国庆后的股票市场一片飘红,代码600290的华仪电气也是喜庆的红色,今天它从开盘的每股1.54涨到1.55,它最近有一个新名字*st华仪。
如果你不炒股,那大概没法理解什么是*st股票,这是中国证监会和交易所对出现严重退市危险的上市公司股票发出的“病危通知书”,在股票名字前加上*st,以此来提醒投资者谨慎投资。 (证券软件上*st华仪走势图) 长假过后,华仪集团在阿里巴巴司法拍卖网络平台再次拍卖之前流拍的浙江乐清联合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5%股权,起拍价比首次拍卖低了近20%。
这家1986年就成立的电器实业公司,经历风风雨雨终于在2007年成功上市,上市13年之后,因为身陷债务危机被法院起诉,被迫处置名下资产,这一刻,大厦将倾。
1 回顾华仪集团几十年的发展历程,陈道荣始终是关键人物。
(华仪电气官网上陈道荣的照片) 1979年,时年23岁的陈道荣就揣着200块钱和朋友去陕西宝鸡推销电器,这是他四十年创业的起步。在那个时代,温州曾出现数万到全国各地推销电器的“供销大军”,陈道荣是其中一人。
温州乐清的柳市,被誉为“温州-台州”模式的发源地,如今是中国著名的低压电器之都。当年,陈道荣从柳市批发小家电,从东部的徐州、青岛,一路走陕西、甘肃、青海再到新疆的乌鲁木齐,就这样跑了六七年,买卖看起来热闹,事实上没赚多少钱。
1986年,陈道荣与4位朋友合资4万元,创建“乐清县机械五金附件厂”,成为华仪电气的前身,当年厂房是租用乐清市乐成北门的晚清破旧祠堂。和乐清其他两位企业家南存辉和胡成中一样,陈道荣创业也经历了从“合伙”到“散伙”的历程,工厂办了二年后,虽说赚了一点钱,可内部矛盾重重,最后,陈道荣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一人接手了华仪。
由合伙型企业变为私人独资经营后,1988年,陈道荣接到一笔大订单,赚了100万元,这也是他商界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8年,华仪电气正式成立。
(华仪集团第一代总部) 2002年,陈道荣宣布进华仪入风电行业,3月,华仪电器集团的子公司华仪风能开发有限公司应运而生,这是华仪电气上市核心的资本之一。
2007年,那间祠堂里的小工厂摇身一变成了“华仪集团”,借壳“苏福马”上市,成为乐清首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陈道荣以40亿的身家,名列中国胡润富豪榜第198位。 (华仪集团第二代总部) 把初创时的4万元变成07年的40亿身家,不亲历其中的人根本无法想象那种艰难。毫无疑问,华仪的成功离不开陈道荣个人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大胆的商业策略。从陈道荣的发迹史我们可以看到典型的“温州模式”,个体户,小成本,小作坊,依靠企业家个人能力壮大企业,所谓“白手起家,野蛮生长”。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远不够健全的时候,“温州模式”用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确实创造出了一批敢为人先的“商界传奇”。
陈道荣作为成功企业家的典范,名利双收,1995年他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企业家之一,1997当选为乐清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创业40年之后他开始急流勇退,慢慢把名下产业转到儿子陈孟列手中。风电产业虽然因为政策原因收入有起有伏,但是华仪集团早就开枝散叶,进入金融、环保、服务工程等行业产业结构慢慢转变,即使股价偶尔下跌也不伤根基。一切都有向好发展的迹象。 (天眼查上陈孟列的相关信息)
2 美好的景象持续到2019年11月。
就在2019年第二季度,华仪电气的报表刚刚显示扭亏转盈,紧接着2019年11月24日晚间,华仪电气发布公告称,在自查中发现华仪电气及全资子公司存在为控股股东华仪集团及其它关联方提供违规担保的情况,违规担保金额合计9.26亿元,占公司净资产的22.75%。 (华仪电气公布的财报) 因为高层的违规操作导致公司近五分之一的资产面临巨大风险,并且是通过自查的方式“曝光”出来,毫无疑问当时的华仪正在面临一场内部的战争,随后华仪电气又做出了解释。
对于违规担保的原因,华仪电气解释称,“上述违规担保系公司控股股东华仪集团在未经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为公司关联方及其他第三方提供的担保”。
这份解释的意思明摆了是“别来问我,我也是无辜的,要问去问我们的高层”。
公司表示,其中有4项违规担保是由公司实控人下达指示,在华仪集团财务人员未履行公司印章审批的情况下,以实控人指示直接用印;有3项是由实控人向时任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授权)下达指示,财务经理知会公司时任总经理、董事长后,由公司财务人员办理。
集团高层越过整个内部监管机构,私自动了本来属于广大股东的蛋糕,消息一出,对股东的持股信心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立刻引起集中抛售,华仪电气的股票价格连续跌停,持股的散户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钱消失不见。
12月26日,公司发出风险提示,成为“ST华仪”。同一天,中国证监会对华仪电气立案调查。
2020年,华仪电气发布报表,正式宣布公司净利润为负29.15亿元。
30年间一砖一瓦搭建起来的华仪电气,只用短短1一个月就把自己逼到了悬崖边缘。
2020年9月,经过9个月的立案调查,浙江证监局对华仪电气下发预罚单,由于信披违法,浙江证监局决定对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此外,公司实控人陈道荣被终身市场禁入。
华仪公司股价从当年最高的24.45元/每股跌到如今1.55元/每股,偌大企业,缩水90%。 (网络上对华仪电气的处罚公告)
3 当年辉煌不再,究其原因,或许是华仪电气还在普通公司的资本逻辑里打转。
温州的上市公司一共22家,这个数字对于一个二线城市来说少的出奇,相较之下,温州的邻居台州则坐拥55家上市公司,主板上市51家是温州的一倍还多。温州的22家上市公司中八家在乐清,华仪电气和金龙机电这两家公司,起步较早,如今已然风雨飘摇。近几年虽有新贵,但真正说的上话的还是正泰电器,德力西控股这种老牌大公司。
(金龙机电科技感十足的官网页面) 温州的优秀企业在哪?为什么已经上市的公司频频难以为继,处在破产的边缘?
比较华仪和金龙两家公司衰落的历程,不难发现一种自上而下的态势,华仪电气是高层违规担保,金龙机电是控股公司无法偿债。高层让资本出了问题,实业和散户来承受。
虽然无法知晓华仪高层的违规具体细节,但是从给出的处罚结果不难看出,华仪集团高层又一次在玩“温州”式的资本游戏,把巨额资本用作违规担保,最终目的无非是追求企业或者个人的高额违规收益,这或许不是华仪的第一次操作,只是这次玩砸了。
大量的温州企业不追求上市甚至拒绝上市的原因,是因为温州独特的家族企业模式和民间融资方式,不上市意味着低透明度,也就意味着对资金有更多的可操作空间。一家企业在自己小草窝里靠着人情关系就能吃饱喝足,顺带福荫家族,还有必要跑到光天化日下辛辛苦苦和各种经济巨兽抢食么?
对于企业来说,拒绝上市就等于体量有限,格局打不开,无法和真正的大资本竞争,即便依托政府政策扶持也不是长久之计。金融危机过后,温州的信用体系崩坏,大部分温州企业赖以生存的民间融资方式都被堵死,政府推出白名单政策积极挽救实业。这实质上已经在给温州企业敲响警钟,对民间融资的过度依赖是一悬在温州经济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危机出现就会落下,把温州化作一盘散沙。
华仪这次的风波再次证明,企业如果不能适应高透明的环境,在上市之后还回头去尝试自己原本的一套生存和发展策略,最终面临的只能是全线崩盘。
(华仪官网图片和slogan)
未来华仪何去何从,我们无从知晓。
打开华仪电气的官网,首页上放着9月22日公司创收的好消息,巨大的风电设备和灯火通明的城市夜景交替出现,给人一种无事发生的魔幻错觉。只有那些试图维权的股民和断崖式的k线还在重复发生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