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吊车司机不顾劝阻野蛮施工,险些造成数十万户居民和轻轨S1线断电的重大事故。8月25日上午7时许,瓯海区梧田街道教导路一处厂房施工现场,一辆吊车不顾供电部门现场监督人员劝阻,强行在220千伏瓯上瓯田线下起吊钢筋,造成线路短路跳闸。
电力部门全天候监护线路安全,却遭司机野蛮施工
220千伏瓯上瓯田线是市区一条重要的供电主动脉,由省供电公司负责调度。线路全长17.61公里,担负着市政府、上田、蒲州及温州S1轨道交通等片区范围内数十万用户的供电保障。
事发施工项目位于这条高压线的正下方,属于电力设施保护区范围内。根据《电力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需要在依法划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进行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作业时,应当经电力管理部门批准,并采取安全措施后方能作业。
工地上空的高压线
去年年底,项目在施工前向国网温州供电公司进行报备审批。“我们对项目施工方案进行了审查,并明确要求施工中各类大型机械设施必须和高压线保持6米以上距离,同时相关设备必须由经过安全培训的专人操作,严禁随意更换人员。”国网温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技术室相关负责人苏海华介绍,为了服务企业、保障安全,供电部门还安排专人24小时驻扎现场监督。“高压线路都是全裸导线,电压是家庭用电的成千上万倍,即便没有直接接触,同样有触电危险,一般在几米内,就能通过空气导电,天气潮湿等情况下导电距离更远。”
8月25日施工单位临时更换了一名吊车驾驶员到场作业,负责起吊钢筋。上午7时左右,随着吊车吊臂越升越高,逐渐靠近上方高压线。面对现场人员反复劝阻,吊车司机坚持野蛮施工,最终引发线路跳闸事故。
铁皮工棚被击穿
高压电击造成吊车爆胎,铁皮工棚被击穿
“轰!”8月25日上午7时13分,施工现场上空的高压线上发出一阵巨响,线路上随即火花四射。这条双回路高压线中的一个回路当即发生三相跳闸。受强电流影响,吊车的一个车胎发生爆胎。事发时,吊车最高处距离高压线还隔着数米远的距离。
“7点不到时,司机就开始作业了,我发现吊得有点高,就走过去喊话,提醒他保持距离。”电力部门派驻现场的监管人员武师傅说,他连续劝阻了四五次,坐在驾驶室内的吊车司机却对他不理不睬,“我看吊车越靠越近,赶紧去找工地现场负责人,让他们来阻止。”
鉴于事态紧迫,7点5分,武师傅还电话联系上电力部门相关负责人。短短几分钟后,当电力部门正在联系施工单位负责人时,前方就传来了跳闸的消息。
“万幸的是,吊车没有同时靠近两个回路,否则影响和损失难以估量。”苏海华说,双回路供电相当于双保险,其中一个回路跳闸,边上另外一个回路会继续供电,但负荷会加重,也会造成电力的大量浪费。
8月25日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肇事吊车还停在现场,其中一个轮胎瘪了。由于高压电流沿着吊车的支撑臂接地,在地面上留下多个焦黑的电击点。靠近吊车的一处铁皮工棚则被高压电直接击穿,留下一个直径近10厘米的黑洞。
“当时如果吊车周边有人员在,还可能引发严重的伤亡事故。”电力技术人员说,由于驾驶舱内恰好形成了一个绝缘体,电流接地后司机并未受伤。
肇事司机已被警方控制,情节严重将构成刑事责任
经过近两个小时检修,跳闸线路于上午9点恢复供电。事发后,吊车驾驶员被警方控制,接受进一步调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电力设备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过失损坏电力设备,造成人员伤亡、大范围停电、重大经济损失等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可依据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据介绍,近年来温州相继发生过多起塔吊、吊车、挖掘机等工程机械设备违规作业、野蛮施工引发的触碰高压线事故。事故给吊车司机和企业造成了高额损失赔偿,部分责任人还构成了违法犯罪。
电力部门提醒,全市各级施工单位和建筑施工用大型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各类操作人员的电力安全知识教育培训,采取切实措施,杜绝在高压线保护区内冒险作业,确保人身与电网的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