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下午,在泰顺深山峡谷中的文泰高速洪溪特大桥施工现场,一群建设者在距谷底260米的高空完成了大桥中跨合龙作业,标志着这座亚洲跨径最大的双塔双索面矮塔斜拉桥实现合龙。
“洪溪特大桥是文泰高速最重要的控制性工程,该桥合龙也意味着文泰高速全线实现双幅通。”浙江交通集团文泰指挥部指挥张仲勇表示,文泰高速作为浙江省“十三五”末实现“县县通高速”的标志性工程,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时刻,向年底通车的目标跑出工程建设“加速度”。
合龙中的洪溪特大桥 徐金星 摄
啃下“硬骨头” 铺就一条天路一条洪溪,将青山分割为峡谷。洪溪特大桥就是要跨过深谷,在距峡谷底部260米的高空铺就一条天路,这也是文泰高速最难的建设节点。“如果换一个地方,跨江、跨河甚至跨海,这座桥都不是难事,但在这里,却难如登天。”大桥工程技术人员应超浩曾这样感慨。
洪溪特大桥跨越洪溪,地处峡谷地带,两侧地势陡峭,峡谷切割较深、呈V字形,桥梁全长571米,主跨265米,塔高177米,是亚洲跨径最大的双塔双索面矮塔斜拉桥。大桥主塔塔顶距谷底310米高,桥面距离谷底260米,在建设者眼中,洪溪特大桥更像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合龙中的洪溪特大桥 徐金星 摄
由于大桥桥墩位置高、地形险峻,早在项目初期,文泰指挥部邀请8家特级施工单位技术专家对项目实地进行考察指导,并聘请泰顺“蓝天”专业登山队开路,与测量人员反复索降复测地形,通过结合卫星地图定位,最终在岩壁上精准定位施工位置。
在大桥主塔桩基施工中,文泰4标项目总工翁杨介绍,因为断裂破碎带、软弱土等特殊地质,大桥60根桩基设计由881米变更为1422米,最深桩基37.5米,最难的是受场地制约,大型开挖机械无法进场,只能采用人工挖孔桩水磨钻施工。
“为了抢抓工期,工人们都是两班倒施工,每天加班到凌晨,项目部为此加大奖励力度,激发建设者的施工动力。”浙江交通集团文泰指挥部工程处叶伟对当时的攻坚场景记忆深刻,30个开挖小组交错进行开挖施工,连续奋战了4个半月,终于完成4个主塔承台全部60根桩基开挖施工任务。
200多米的距离,平常步行只需要2分钟,而洪溪特大桥两墩之间265米的跨度,转山转水却要2小时。如今,洪溪特大桥实现合龙,一路畅通的桥面让两侧峡谷,从咫尺天涯变为咫尺可达。
加快赶进度 冲刺年内通车文泰高速全长59公里,起于文成樟台、终于泰顺友谊桥,接福建福寿高速公路。项目地处浙西南山区,所经区域地形复杂、地势险峻,桥隧比高达72%,是目前省内地形条件最差、施工难度最大、海拔最高的高速公路。
文泰高速千难万难,独独没有征迁这“天下第一难”。从事公路建设近30年的张仲勇说:“极少有一项工程,当地百姓会如此配合。”
记者了解到,早在施工单位进场前,文泰两县党委政府全力推进政策处理、施工便道、电力保障等“五个先行”。泰顺的罗阳、筱村、南浦溪等地村干部带头拆除自家房屋,总长近30公里的4条施工便道得以提速,提前6个月全面完成项目主线红线内政策处理“清零”工作。
除此之外,项目初期踏勘时,群众主动带路,拿着镰刀走在前面为建设者去除荆棘杂草;一次在农家饭店就餐,饭店老板得知客人是来修高速的,坚决不收饭钱……昔日的一幕幕暖心之举,已经成为文泰指挥部同事们最珍贵的回忆。
数代人期盼,十余年努力,如今,泰顺圆梦高速已进入倒计时。这条贯穿于涧谷沟壑、连绵群山,承载着浙南山区百姓夙愿的梦想之路,将为泰顺县37万人民架起一条“民生路、希望路、致富路”。
“随着洪溪特大桥合龙,我们预计在8月完成土建工程的扫尾清零工作;10月完成路面工程,11月完成机电、绿化、房建、交安等附属工程。”张仲勇表示,文泰高速正式通车后,驱车从泰顺到温州市区大约只需要1个小时10分钟。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文泰高速虽未正式通车,带来的快捷效应已经显现。记者了解到,在文泰高速全线贯通前,文泰指挥部完成一趟巡查最长需要三天,目前该项时间已经缩短到一个半小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