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查看: 10078|回复: 2

《中国改革报》点赞温州经验 |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温州实践”

[复制链接]

4

主题

0

回帖

2

积分

嫩笋

积分
2
发表于 2020-7-27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报》于头版头条长篇报道《温州三十三万人从事家庭工业》,实录了温州农村家庭工业异军突起、迅速发展,被经济学家称之为广大农村走富裕之路的又一模式——“温州模式”首次公开亮相。
DK2Y3A3E231h5gmR.jpg
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迈向一个又一个新台阶。然而,不经意间不乏秀美的生态环境却成为牺牲品。如何走出“低、小、散、乱、污”的草根式工业化困局,为群众谋求生态环境福祉,成为温州生态环境工作突破瓶颈的核心命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让建设新时代生态文明有章可循。温州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忠诚践行者,始终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实现建设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双促进、双提升”。从2018年以来,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探索创新,因时顺势打造系列现代环境治理的“温州模式”、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温州样板”等,再次让“温州经验”在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前沿出彩。


创新监管方式,“环保管家”助推“两个健康”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众对环境的诉求进一步提高,加之企业量大面广,环境监管工作面临的责任和压力较大。
如何提升环境监管效率,更好地服务企业,确保区域环境安全?这无疑成为温州市生态环境部门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和持续创新的努力方向。
Uh8KZ6KP62Bkw03z.jpg
2018年11月30日,温州市生态环境技术服务协会正式成立。
为此,温州市坚持以环境监管模式创新为靶向切入,做深“环保管家”第三方服务文章,全力助推“两个健康”发展,即引入共享“环保管家”,建立环保管家第三方服务工作市场化竞争上岗机制,且必须具备环境监测、治理、环评等相关资质。同时,提供量身定制服务,推出“企业-运维”的环保管家模式,并针对电镀园区特点推出“五包”服务,让企业可以专注生产。实施双向监督管理,强化“环保管家”的自我监管和对“环保管家”的监督考核,实行“环保管家”考核与企业“积分制”管理相结合。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复工复产成为温州全市经济复苏的重点战役。此间,企业“环保管家”为支持和保障企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屡建奇功。
温州市龙湾区灵活运用“环保管家”服务优势,帮助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组织各辖区的“环保管家”第三方服务机构提前介入,主动联系、详细了解服务企业的复工动态,深入一线为复工复产企业解困释难。帮助温州市森脉特钢有限公司等8000多家企业复工复产,及时处理存量废水,确保企业按时复工复产;配合蓝田电镀基地主管部门,对基地内所有厂房楼顶、公共区域、部分生产车间进行全方位的消毒防疫,为废气治理设施进行检修、换水等,为疫情下企业逆势突围提供了相对保障。
温州市瓯海区于2018年正式启动“环保管家”服务模式改革,被列为当年省、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点项目和试点。在实践中,该区针对电镀产业重污染、高环境风险和园区多数企业缺乏专业人员和检测设备、废气收集治理效果不佳等实际,首选将电镀园区作为“环保管家”服务模式改革的试点。通过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全面落实整改,从而实现园区环境治理由“谁污染、谁治理”向“污染者付费,专业化治理”转变。与此同时,全力破解电镀企业从业人员专业性较差、内部管理混乱、园区环境监管力量薄弱等系列难题,实现了环境治理和企业效益双赢目标。
据悉,在“环保管家”的指导下,园区环境治理水平提高,园区内违反大气法行为被环保部门处罚的案件数从2015年~2017年的22件下降到2018年的1件再到截至目前的0件;企业治污成本大幅降低,园区周边大气环境铬酸雾、氰化氢等特征污染物浓度同比下降40%以上;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当年园区内电镀产值大幅提升,生产总值5.36亿元,同比增加52%,规上企业数量从1家增加到12家。
目前,温州“环保管家”服务模式已成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社会化治理“代表作”,今年,瓯海“环保管家”经验已进行全域推广,打造全市32个项目包,服务企业2400家,受到了各级领导、社会、媒体的高度赞誉,全国各地纷纷前来学习、取经,成为各地建设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和促进“两个健康”发展的强力推进器。
与此同时,温州市小微危险废物“环保管家”云平台的建立,也为全市范围内的小微企业危废处置供应贴心服务。
温州小微企业众多,单个企业危废产生量较少,运输成本较大,因此零散危废收集和处置成为环境隐患。小微危废云平台构建后,架起了产废单位、运输单位和处置单位之间的桥梁,形成了危废收集和处置的闭环。云平台中的一张温州地图,记录着已注册的企业信息,只要企业“下单”,平台就能将各类信息进行整合,上门收集危废。
经过各方协调,取消了上门收集的兜底消费,企业按危废单个类别的实际处置量收费,仅这一项就可替小微企业省下近半的危废运输处理费用。同时,平台还帮助解决了市质检院、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等单位及学校实验室多年未解的实验室废物处置难题,推动了全市范围内实验室危险废物的规范化管理与处置工作,小微危废环保管家运行以来,帮助解决了1400多家企业的难题,受到产废企业的一致好评。


激活市场之维,打造现代环境治理的“温州模式”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近年来,温州市立足市场基础,培育中介机构,深入做好改革、规范、创新三篇文章,实现服务力量由“弱”到“强”、服务市场由“乱”到“治”、服务作用由“小”到“大”的三个根本性转变,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温州特色的现代环境治理新路子。全面深化生态环境技术服务市场“放管服”改革,成功打造了“放”出活力、“管”出公平、“服”出便利的“温州模式”,率全国之先为生态环境技术服务市场提供了“温州样板”。
改革切点入穴,全力破解服务力量薄弱问题,实现由“弱”到“强”的根本转变,推进环境治理职能体系优化调整,充分释放市场活力。
对此,温州市打碎门槛,充分放权,全面放开全市环保中介市场,率先完成环科院环评业务剥离、人员身份脱离的机构改制,推行市场准入“零门槛”,实施负面清单制度,为做大做强环保中介市场注入活力。
由于改革动力强劲,温州环保中介市场迅速发展,全市生态环境中介机构从104家增至200多家,数量增加一倍,生态环境监测业务量及产值提升50%。宝武集团、中国节能等一批全国知名中介机构也闻风而动,迅速抢占温州市场,市场活力被逐步激发、释放。
“活”起来的市场带来了竞争,而竞争倒逼环保中介机构创新、拓展了环保中介服务。比如,环保中介机构积极参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帮助生态环境部门进企入户摸清污染物排放底数;创新推出“环保管家”托管服务,帮助企业治理、管理环境污染问题。
p225q4M4hx9Mh2mu.jpg
“环保管家”破解治污难题
“参与普查、环保管家,这一系列新业务、新服务和不断涌现的新环保中介机构,都是市场‘活’起来的表现。”温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潘黄星表示,“放”能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用市场手段解决部分生态环境问题,消除市场准入门槛、完成环评脱钩改制、引导市场有序公平竞争,这正是温州迈出生态环境技术服务市场“放管服”改革的第一步。
随着环保中介准入的全面放开,温州市场上环保中介机构日趋增多,但技术能力、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部分环保中介机构为抢占市场置服务质量而不顾,低价恶性竞争,导致由此引起的环保问题有所抬头。
为使“放”和“管”相互兼顾,真正“管”出公平环境,温州市在坚持“放”的同时,采用政府导控、诚信管理、协会自律等相结合的方式,编织一张多维度监管“大网”,以此杜绝恶性竞争,促使推优淘劣,守住环保中介机构服务质量线。通过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切实发挥其导控作用,率先在市生态环境局明确专门的处室指导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中介机构规范化发展,出台了《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中介机构管理试行办法》,并配套标准化建设、信息公开、专家管理、技术服务行为规范等系列制度,构建起以《试行办法》为“1”、其他配套制度为“X”的“1+X”综合管理模式,统筹指导监管环保中介机构规范发展。
与此同时,温州市积极营造环保中介市场公平的竞争环境,将单一行政监管转换成多维度诚信管理,出台评价办法通过委托人满意度评价、行业诚信度评价、第三方技术评估评价等对环保中介机构开展诚信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实施奖优罚劣;出台专家管理办法,通过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和委托方评价,对专家开展诚信评价,促进专家优胜劣汰。
此外,引导建立由环评、监测、治理、运维、咨询、科研等领域内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环保中介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生态环境技术服务协会,强化行业自律,打造环保中介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进一步提升了整体服务质量,温州市鹿城区引导43家环保治理机构组建“鹿城阳光环保治理联盟”,提出8条具体承诺条款,使设备参数、服务价格更加“阳光”,并通过组建联合专家组定期检查成员单位的工程质量,督促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水平。
为实现“服”出更多便利。去年,温州市还打造了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信息化平台,并与省社会环境检测信息平台、市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平台等联网,探索实践服务合同、服务方案、现场踏勘、过程实施、服务结果等全过程信息收集,为中介机构服务信息提供全面的公开渠道,为企业选择适合自己的中介机构提供公平的选择渠道,为政府部门协同监管和科学决策提供大数据支持,为社会公众提供公正的监督渠道。与此同时,切实加强协同共治,围绕生态环境重大项目、重难点工作,积极引导中介机构发挥技术优势,推动温州生态环境事业发展。


发力环境变革,建设“零污染村”还百姓绿水青山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再到如今如火如荼的垃圾分类,生态环境始终是贯穿其间的“主线”。在温州永嘉源头村,就有这样一场环境变革驱动乡村振兴发展的生动实践。
“源头花漫处,花漫处舴艋舟,忆年少时光相约踏石问轻舟,楠溪江奔流鱼儿畅游……”《源头村之歌》徜徉在绿水青山之间,村洁人美环境和谐,清新空气相拥四方来客。这是温州市生态环境局独具匠心在永嘉县岩坦镇源头村开展“零污染村”试点,发力环境变革带来的喜人景象。
然而,人们不会忘记,这个楠溪江源头之村在2017年时的另一番模样——这里小溪每天放养上百只鸭子,“鸭子部队”进村一路粪便,污染了楠溪江水;村里的垃圾随手扔溪里,每逢大雨下游遭殃;农户门前脏乱差,屋后茅厕臭气熏人……
面对不堪入目的脏乱差村貌,永嘉县源头村委会主任陈小静下定决心正本清源!于是,源头村在永嘉县和岩坦镇的大力支持下,大刀阔斧开始了一场环境变革。
在永嘉县岩坦镇源头村开展的“零污染村”试点创建中,温州市生态环境局积极探索“村民—村两委—环保组织—企业—政府”共建模式,以“零污染”理念打造“千万工程”升级版,助力乡村振兴。引入浙江省长三角环境科技研究院《零污染村建设指南(试行)》评估体系,从污染预防控制、资源循环利用、清洁能源推广、环境教育传播、公众参与等9方面48项内容进行试点。
在“零污染村”创建中,源头村坚持治污攻坚和建章立制一起上。做到截污纳管、疏浚河道、家禽圈养、垃圾分类、义工队巡河多管齐下。同时,源头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制定村规民约,明确令行禁止,促使村民转变观念、自觉投身环境变革和治污攻坚战。
PVz9628VoinKN9fk.jpg
“零污染村”旧貌换新颜 朱忠胜 摄
通过近4年的“零污染”村建设,不仅改变了源头村“脏乱差”的面貌,更推动了农村垃圾分类的实施,绿色生活方式使用成了全村村民的环保习惯;带动当地产业转型,为村民发家致富指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生态旅游业,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源头村是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缩影。


汇聚公众之力,构建环境治理社会参与新体系汇集公众参与之“水”,承载环境治理之“舟”。近3年来,温州市坚持聚焦“环保公众参与”发力,全面推动环境治理机制、生态文明建设体制创新和环境管理能力提升。
2018年3月8日,《中国环境报》刊发的《查得清还要用得上》一文获得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的批示肯定,为温州召开全国现场会奠定基础,进而成为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公众参与的“温州样板”。
2018年年初,温州乐清市正业育苗场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都佩戴着污染源普查的工作证件,前来调查和记录育苗场内一台锅炉的信息,就此拉开了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生活源锅炉清查试点工作的序幕。
进点的“特殊的客人”是由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三级环保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第三方机构技术人员、民间环保组织人员等20多人组成的试点工作小组。其组员社会经验丰富,专业优势明显,成为乐清试点工作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
由此,全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众参与“温州样板”因势扬名。温州市顺势而为,发动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鹿城区南塘大妈护河队、乐清市环保公益协会等队伍优势,作为第三方志愿主体全面参与到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形成公共参与鼎沸之势。截至目前,温州市环保组织开展了百余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宣传活动,上千名名环保志愿者参加,直接影响受众达5万人,间接影响受众达几十万人,还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兄弟城市前来观摩“取经”。
这一场社会参与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改革,破解了生态环境宣教资源分散、力量不足等问题,成为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经验的有力“注脚”。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温州市公共参与体系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善战前行,每一步都掷地有声。
2017年,温州市成立了志愿者联合会,壮大环保统一战线。全市孕育了120个环保组织,形成了30,000多名志愿者参与的“百团万人”规模。在市生态环境局的精心指导下,该联合会有效整合全市环境教育资源,择优组建公益讲师队伍,通过环保业务、授课技能等培训,创建生态环境公益论坛。2019年至今,在全市范围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生态环境公益课活动,面向企业、学校、社区授课近百场,受众达近万人。同时,深入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整合全市78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429所绿色学校、54家环保设施开放单位等环境教育资源,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全面提升公众生态环保理念。
让温州“民间河长”走向台前,走入公众参与系统。2019年至今,全市招募4000余名民间河长,全面参与全市河流的日常巡河护河工作,并相应建立了问题有发现、发现有积分、积分有奖励、奖励有保障的“绿水币”奖励机制。建制立奖的一年来,共发现、协助解决1335个问题,充分彰显了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智慧和力量。



10

主题

3194

回帖

1624

积分

老蟹

积分
1624
发表于 2020-7-28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温州是个好地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0

主题

112

回帖

56

积分

嫩笋

积分
56
发表于 2020-7-28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风景真的漂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5-15 15:48 , Processed in 0.29217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