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阵以待防台防汛,7月14日上午,温州市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召开会议,部署相关举措。据介绍,今年"秋台风"较活跃,温州已落实相关工作,调整2.67万名基层防汛责任人,全市推进"智慧应急一张图"等。
据气象部门消息,今年梅汛期,温州梅雨总体不是很典型,全市平均降水量232毫米,较常年梅雨量偏少15%(常年274毫米),为全省最少的地市,也是唯一较常年梅雨量偏少地市。7月17日后,雨带北抬,我省有望出梅,但对温州而言,梅雨季节已于上周结束,未来将出现阶段性高温酷暑天气,多午后局地雷阵雨天气。预计高温日数较常年偏多,且比去年多,可能发生阶段性干旱,全市大部分地区高温日数10~30天(沿海和海岛10天以下),其中文成大部、永嘉部分地区有可能超30天,需适时做好水库蓄水和防暑降温等工作,并注意防范局地短时强降水等突发强对流天气。
台风情况方面,今年前期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编号台风数仅2个,比常年同期(5.5个)偏少3.5个(截至7月14日)。气象部门预计未来十天内我国南海及西北太平洋仍无台风生成,但从7月下旬中后期开始,台风将逐渐活跃。目前厄尔尼诺事件已经结束,拉尼娜事件可能会生成,将有利于今年后期台风活动偏多。预计今年影响温州台风3~5个,其中可能有1~2个严重影响。目前西北太平洋及我国近海大部海域海温较常年同期略偏高,长时间台风不活跃会导致西太平洋的能量持续增加,一旦低压扰动发展起来有可能是"大台风"。
根据预测显示,温州今年台风影响将呈现出"前期偏少、后期偏多,强度偏强,影响相对集中,且路径以西北行为主"的特征,夏末至秋季的"秋台风"较为活跃。一般来讲,"秋台风"带来的雨水相对较多,需高度关注台风暴雨引发的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与此同时,目前阶段性高温酷暑天气已经到来,同时午后局地强对流天气也将增多,需留意防范局地强降水、雷电大风及冰雹等天气。由于今年温州上半年降水常年偏少,各地山塘水库近期还需做好蓄水保水工作,未来视台风影响情况做好科学调度;另需警惕"旱涝急转"带来的不利影响。
面对今年气象汛期态势,温州高度重视防汛防台工作,各级各部门多次研究部署相关举措。目前,各级强化基层能力建设,已及时调整基层防汛责任人2.67万人,开展防汛应急演练135场;全市11个易成为防台孤岛的区域已全部建立一线防台指挥部;加快推进"智慧应急一张图"省级试点,汇聚13类6.22万处安全风险源信息;全面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全程跟踪督办;推进"人员转移安全码"排查和赋码工作,截至7月9日,基本完成排查、录入、审核和赋码等工作。
温州市防汛办表示,下一步,将强化风险隐患动态排查,强化重点部位监管防范,强化应急准备支持保障,严格落实防汛减灾50条措施,压实防汛防台防灾各项工作责任,保障温州安全度过汛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