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查看: 9299|回复: 0

温州这场高规格制造业大会,透露哪些信息?

[复制链接]

17

主题

0

回帖

9

积分

嫩笋

积分
9
发表于 2020-5-13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传统制造业重塑活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双轮驱动”下温州制造业踏上逐梦高质量的新征程。昨日,温州召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全面吹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进军号角。

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召开释放了哪些信息?温州制造业如何抵达高质量的“明天”?改造旧动能、培育新动能如何“齐头并进”?



传递一个信号企业和企业家始终是主体
不论是风起云涌的市场大潮中,还是安静严肃的大会会场里,企业家始终是主体和“主角”。

昨天上午的人民大会堂主会场,邀请参会的120来名全市重点企业代表以及20多名行业协会负责人被安排在“C”位就座——正对着主席台的中间座位和左侧座位;各县(市、区)政府、省级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分管负责人及部门负责人等在会场右侧和后方就座。
大会上,表彰制造业先进企业是一项重要议程。

ALbh8slZH87oxxXn.jpg

与会企业代表被安排在中心位置就座。 陈翔 摄
温州首家“世界500强”——青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朝隆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金石包装有限公司;浙江省“雄鹰行动”培育企业——正泰集团、华峰集团有限公司、德力西集团、人民电器集团、森马集团、人本集团……伴着鼓舞人心的音乐声,一批批温州制造业的“优等生”“尖子生”走上讲台,接受表彰,市四套班子领导将牌匾郑重递给企业家,与企业家用力握手致以敬意,台下报以热烈的掌声。
或以龙头的姿态领跑行业、或在某一细分领域独当一面,事实上,一家又一家企业如同树木,因着他们的茁壮成长才有了温州制造业的一片繁茂。改革开放40多年,温州从家庭工业起步,大力发展制造业,形成了智能电气、鞋业服装时尚智造,汽车零部件、泵阀等优势传统产业,数字经济、智能装备、新材料等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厚植了产业发展的基础。
据统计,2019年,温州GDP总量进入全国城市30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17大传统制造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其中4个行业指数居全省第一位,电气和泵阀产业实现增长8%以上。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水平指数居全省第二位。可以说,制造业已稳稳地支撑起了温州经济的基本面。


保持一个定力危中寻机向着高质量发展
订单取消、销售低迷、库存增加、成本上升……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给温州制造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从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的下滑就可见一斑。

越是困难时期,越要锚定高质量发展,向质量要效率、向质量要效益、向质量要核心竞争力。令人欣慰的是,不少温企或加大研发力度、或提升产品品质、或瞄准新兴领域、或攻坚技术难题,已经走上或正走上高质量的快车道。昨天的大会将更多的时间留给企业家,请来了两位企业家代表,现场分享做法和经验。
“1-4月份,瑞立集团产销同比飘红,预计今年产销能继续保持20%的增长!”
危机之中,瑞立如何能够乘风破浪?“坚持智能化。”瑞立集团董事长张晓平道出其中的“秘诀”。
据介绍,瑞立集团坚持致力于构建智能制造和智能研发的“生态体系”。在机器换人、自动化改造、ERP升级等项目实施的基础上,加大技改资金的投入力度,每年投入2亿元左右,购买国内外先进装备;同时,注重抓好产品设计、工艺流程优化、新制造过程的管理、控制、决策等新模式创新,实现生产向智能化转型,使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
新兴产业领域的代表——瑞浦能源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间同样有着不俗的表现,产量、销量均实现逆市上扬。
自主研发生产的8款电芯和9款电池箱均已通过了多项国标强检认证;2019年申请国内专利60多项,国际专利1项,今年新增申请专利12项;在有限的成本预算内,新产品的投入产出率喜人,推出了支持500km、600km续航里程的新一代电池,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产品获得了东风汽车、吉利汽车、宇通客车等合作方的肯定……企业负责人曹辉表示,瑞浦能源正致力于打造国内研发水平最高的动力电池技术研发中心和最高性价比的智能制造板块。


锚定一个方位深入实施“双轮驱动”战略
“温州从制造业起家,正泰也一样,这么多年来,正泰始终坚持深耕制造业,并且不断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行探索,实现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正泰集团总裁朱信敏说,此次召开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坚定了他们“围绕实业、创新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高质量发展制造业有决心更有信心,是与会广大企业家们的共同心声。
这决心和信心来自“制造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的推进。
翻看会场上分发的《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温州市培育发展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行动计划(2019-2021年)》《温州市传统制造业重塑计划》等文件政策,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已经清晰——推进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提升、科技化支撑、规模化培育、链条化发展、集聚化布局、智能化改造、柔性化生产、品牌化打造;到2021年,五大传统制造业实现总产值500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智能电气产业打造成为世界级产业集群,鞋业、服装产业打造成为千亿级时尚智造产业集群,汽车零部件、泵阀产业向千亿级产业进军。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重点同样明了——以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产业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到2021年,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贡献度明显提升,五个产业力争实现总产值5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这决心和信心还来自于一系列惠企帮扶举措的落地——对创新平台和龙头企业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给予专项支持;优先保障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用地指标,优先支持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申报省重大产业项目……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温州相继推出的“温28条”“温32 条”“工业10条”、经济工作“关键十招”等举措,同时组建12 个工作专班,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帮助企业达产稳产,取得了实效。


“双轮驱动”聚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深入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发展总体仗的关键时刻,温州于昨日召开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此次大会的召开,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的战略论述和决策部署,落实省委重大决策,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制造业发展双轮驱动”,鼓发展之劲,务发展之实,破发展之难,创发展之新,为全面提升温州制造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谋路径、提信心。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对于“民营经济之都”的温州而言,制造业的基础性作用尤为突出。以传统制造业重塑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为重点的“制造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关系到温州未来经济的韧劲实劲和发展空间,是谱写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之“温州篇章”的重要举措。
更重要的是,疫情造成的损失待补回,疫情带来的机遇也必须把握。越是困难时期,我们越要努力化危为机,抓住当前“六个窗口期”,发现“危”中之需,找准发展之“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再升级、做大做强新兴产业,正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对冲疫情影响的迫切需要。事实证明,疫情期间智能制造发挥了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智能化改造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当下,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行审视,全球新科技革命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制造强国形成历史性交汇,世界经济格局面临纵深调整,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温州制造,以“制造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切入时代风口,是补齐产业短板、发挥比较优势的必然要求,亦是增强城市实力、赢得区域竞争的重要支撑。
此刻,温州以更高的“坐标系”全力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加快形成新的集群优势。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为路径,蹄疾步稳地推动产业层次向高处走,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推动科技创新向深处走,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温州产品向远处走,提升全球市场占有份额;推动营商环境向平处走,打造全国一流的市场环境;更进一步发挥产业基础优势,抓住产业变革机遇,全力引链建链强链,大力培育新增长点新增长极,加快打造“5+5”现代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做优“家底”,不断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推动温州全球价值链地位新攀升。
无数个热情的梦想,正在这片朝气蓬勃的土地上精彩绽放。
让温州制造向温州创造转变,让温州产品向温州品牌提升,温州聚焦当好“重要窗口”建设者、维护者、展示者的目标,按照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要求,在时尚智能制造、“四新”经济发展、项目谋大招强、中小微金融服务、创新生态营造、企业家精神传承、营商环境建设等方面,凝心聚力、抓紧抓实形成一批全国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不断提升温州在全省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当下可为,未来可期。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不惧逆风、不畏险阻,始终振翅高飞,为新时代的“重要窗口”作出更大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5-12 04:25 , Processed in 0.37407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