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风120口诀。
冬春季是脑卒中高发季。这不,最近,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又抢救了一名急性脑梗患者,用时40分钟成功为其取栓。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医生提醒,学会正确辨识并快速前往最近的、有救治能力的医院至关重要。
用时40分钟完成取栓
58岁的老娄术后情况稳定,预后不错,日前,他已出院回家休养。提起这次发病,他只记得突然眼前一黑,再醒来时已经躺在了医院里,完全不知道自己经历了怎样的一场生死考验。
一天吃过晚饭没多久,老娄跟往常一样,倒了一杯开水喝,可当他刚把茶杯往茶几上一放时,突然眼前一黑,随即不醒人事,瘫倒在沙发上。好在妻子、孩子都在身边,见状马上拨打了120,将老娄送至最近的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与此同时,该院急诊科接到了120急救医生打来的卒中预警电话,大致了解了老娄的情况。电话一放,卒中抢救流程立马启动,溶栓小组、神经外科介入组等迅速到位。当晚7点半,老娄到达医院,卒中急救团队用时5分钟为老娄完成了抽血、心电图、头部CT等检查以及查体,综合检查结果确诊老娄为急性脑梗,同时还发现其有房颤。随后,医生与老娄家属谈话,建议首先给予静脉溶栓治疗,但因家属担心溶栓后会有出血的风险,迟迟做不了决定。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卒中中心副主任医师孙孟坊介绍,引发老娄脑梗的主要是房颤问题,通俗地说,就是他心脏里的血栓掉落下来,堵住了脑子里的血管。人的脑子里有4条重要的血管,老娄堵的这条血管便是其中关键的一条。通过CTA检查,供应脑干的主干大动脉闭塞,是导致老娄突发昏迷的病因。好在入院及时,为治疗争取了时间。最后,因为家属不同意做静脉溶栓,便为老娄进行了取栓。“从股动脉穿刺到取栓成功,我们用时40分钟,低于国际标准的60分钟。”孙孟坊说,让老娄差点丢了性命的仅仅是条1厘米长的血栓。
学会正确辨识,就近送医
1看(1张脸)――是否不对称,有无口角歪斜。2查(2只胳膊)――平行举起时有无单侧无力。0听(聆听语言)――言语是否不清,表达困难。这是快速判断脑卒中症状的“中风120口诀”,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孙孟坊说,卒中是人类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卒中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从目前的治疗手段来说,无论是静脉溶栓还是机械取栓,都是有“时间窗”的,前者的“时间窗”是4.5小时,后者则为6小时,都是从发病开始计算。当然,越早治疗,患者的预后越好。要知道,每延迟一分钟,人的神经细胞死亡190万个。“如果你身边的人突然出现一侧面瘫,嘴角歪了,说话不清楚了,一边手脚活动不灵活了,你就应该毫不犹豫地马上拨通120急救电话,或快速将患者送至最近的、有救治能力的医院。”孙孟坊一再强调正确识别与就近送医的重要性。
治疗固然重要,预防更为关键。孙孟坊提醒,要做好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一级预防包括健康膳食,多运动,控制体重,戒烟少酒,降血压,控制好血糖,降血脂等。二级预防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每年可以进行颈动脉B超检查,留意血管斑块情况,如有问题应找专业医师做进一步的检查、治疗。
孙孟坊介绍,2015年,医院成立了卒中中心,组建多学科协作平台,拥有一支技术过硬的抢救团队,每年可接诊百余名急性脑梗、急性脑出血患者。此外,对于术后的患者,卒中中心也开展了多种康复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的诊疗服务。为温州东片区市民搭起了一个“卒中救命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