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查看: 12513|回复: 5

市委常委会研究“促消费”:培育新兴消费业态,力促经济转型升级

[复制链接]

4

主题

0

回帖

1

积分

嫩笋

积分
1
发表于 2020-3-24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sR6RPoRP33IU6r7T.jpg

今天,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促进消费升级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研究部署下步工作。
市委书记陈伟俊主持。

会议指出当前面临着疫情后复苏发展、消费反弹、“四新”经济发展等诸多新机遇,如何更好地加快消费升级、激发消费潜力,是恢复经济发展、事关温州高质量发展的一件大事。在风险受控的前提下,要抢抓后疫情时期的市场需求“风口”,科学精准谋划,推出有效措施,加快升级实物消费,提质扩容服务消费,打好拉动消费市场的组合拳,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bIRQaJ6tJjNBbc3R.jpg


禅街(资料图)
Up6hb1zdpDAyyAJs.jpg

温州华润万象城(资料图)

会议强调要加快培育新兴消费业态,项目化推进“宅”消费、“无人经济”、在线教育、“智慧诊疗”“无接触配送”等新业态培育,努力在疫后经济转型升级中实现换道超车,着力形成带动力强的消费增长极。
要注重打造区域消费高地,依托温州交通区位、百姓消费能力强等优势,抢抓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全球贸易港等平台发展机遇,把辐射浙南闽北赣东的消费集聚功能做强做优做大,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的消费吸引力、竞争力与知名度、美誉度。
要注重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积极适应公众消费日渐升级的趋势变化,加快建立健全标准、品牌、信用、维权、监管等体系,让更多消费者放心消费、舒心消费。
各地要创新手段,开展更加精准的促消费活动,提升居民消费热情,努力形成消费热潮。

SCwAwE3L0RyCcx4C.jpg

随着消费市场复苏,不少商家创新手段,线上线下并行。图为温州全球商品贸易港请主播吆喝助卖。(赵用 摄)



403

主题

1万

回帖

5900

积分

元老

积分
5900

荣誉勋章→原创写手荣誉勋章→优秀会员章

发表于 2020-3-25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温州市政府、市委书记不懂《宏观经济学》,是温州国民经济建设的一个大问题。

  不知道市委书记是否听说过“坐吃山空”的成语?

   国民经济建设,是一个动态的经济循环系统管理问题。稳中求进、六稳目标,就是基于上述系统的应用管理问题。

   在经济实证分析层面, 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国民经济循环,没有就业、没有收入,商店没生意,企业主营业务急剧萎缩,税收大幅下滑,员工没有工资,老百姓拿什么去消费?

   就算原来有积蓄,但是没有新的收入来源,后续的消费怎么办?坐吃山空之后,老百姓拿什么消费?
    在《制度经济学》方面,单纯鼓吹“消费”的宏观经济模型、经济制度,怎么设计?请市委书记同志明示!



------------------------------------------


   我敢肯定:市委书记在大学里面没有看过《国富论》!

403

主题

1万

回帖

5900

积分

元老

积分
5900

荣誉勋章→原创写手荣誉勋章→优秀会员章

发表于 2020-3-25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温州市委财经委员会:

    眼睁睁的看着我们市委书记经济问题说错了,你们专家怎么就没有一个人给提个醒?

    还要本“偏才、专才”(温州组织部语),在703804网站上给纠错?

   你们这些财经专家,两只眼睛长在鼻子上面,是出气用的吗?



82

主题

4921

回帖

7132

积分

元老

积分
7132
发表于 2020-3-26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失业了口袋空空 还去消费?

403

主题

1万

回帖

5900

积分

元老

积分
5900

荣誉勋章→原创写手荣誉勋章→优秀会员章

发表于 2020-3-26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在国民经济中,消费,不是一个单一的经济概念。而是多个经济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拉动经济增长的是“三驾马车”,要共同发力,统筹管理。而不是单一只有一个消费。否则,我们会产生区域经济发展的“碎片化管理风险”、经济结构性失衡问题。

    在宏观经济模型方面,我们对于经济的激励,应该针对整个宏观经济所有诸元,而不是单一 一个消费。

    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国民经济管理亦然,不谋宏观经济全局,不足以谋一个“消费”。市委常委会议单一的研究“促消费”,在《宏观经济学》中,属于经济管理的“伪命题”。即如果我们忽视宏观经济诸元,而单一的促消费,拔苗助长,对于温州国民经济稳中求进管理是没有效用的。


    这些经济管理常识,温州市委、市政府要懂的!

403

主题

1万

回帖

5900

积分

元老

积分
5900

荣誉勋章→原创写手荣誉勋章→优秀会员章

发表于 2020-3-26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在《经济学》方面,区域的消费C,依赖“”区域的人口数量A“”和“人均消费水平B”。

     即C= A x B

     现在我们温州经济现实是,部分外来的民工还没有来,企业招工难客观存在,导致温州的人口数量严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其次由于企业没有全面复工,市场、商店、服务业场所没有全面开业,失业率高,很多人没有收入,消费萎缩,导致我们温州的人均消费水平还是偏低的。

     在《消费者行为学》方面,全世界消费经济领域,导致消费者做出消费决策的,不是因为新兴消费业态的培育、创新,而是消费者欲望和购买力的综合抉择。这样的宏观经济现实,想通过创新消费业态,拉动温州消费经济,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根本没有经济路径,也经不起《消费者行为学》的理论推敲。


    在经济管理方法领域,上述市委常委会的“促消费”政策,遭遇了温州宏观经济的情景环境, A  B两个因素都不支持上述经济政策,因此市政府的上述经济政策的激励效用堪忧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5-15 11:16 , Processed in 0.70561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