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篇48页的疫情日记,
用时1个多月完成,
记录下疫情时期的那些珍贵亲情。
吴少洁和母亲。
日记的作者吴少洁,回国陪伴时日无多的母亲,却因疫情影响不得不提前回到美国。如何相隔万里也能让在乐清的母亲感受到自己的陪伴?在紧张、焦虑、纠结中,怀着深深的亲情,她一字一句写下对母亲说的话,发给她看、读给她听,直到母亲告别这个世界。
谁说陪伴,只有寸步不离?疫情隔开距离,但隔绝不了亲情。这些坚持写下的日记,打破了两人之间的时空距离,让病床前的母亲一直能感受到女儿的陪伴,直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部分日记。
回国陪伴病重母亲
吴少洁是美国加州圣地亚哥温州联谊会会长,留美生活已有26年。26年来,远在家乡乐清的父母曾是她心中最不舍的牵挂。
在吴少洁心目中,母亲朱惠兰特别伟大。她曾担任乐清市城建环保局副局长,按照局里共事的同事评价,她拥有着铁娘子般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是乐清环保事业的拓荒者之一,值得环保事业后来者学习和尊敬。
母亲朱惠兰。
而在家庭方面,这位母亲的“成绩”也格外出色,在其言传身教下,五名子女都非常优秀。其中大儿子吴少海曾成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研究员,是乐清籍海外高层次人才,而一些孙子孙女更是从哈佛大学、伯克利大学、北京大学等中美著名学府毕业。
退休后,老人家一直热心于侨务工作、公益事业。在成立已有13年的乐清市爱心话聊志愿者协会里,她是元老级别志愿者,不但亲自为独居、高龄、体弱、多病的社区老人提供爱心陪伴服务,排解他们的孤独和寂寞,还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志愿者加入其中。心态年轻、乐观积极、爱心“泛滥”是她留给外人的最深印象。
朱惠兰长期从事社会公益活动。
可再精力充沛的人,也有老了的时候。从2018年11月起,从美国探亲回来的朱惠兰体检查出身患重疾,身体每况愈下。两年来,兄妹两人多次回到家乡,照顾和陪伴母亲。
2019年11月时,朱惠兰已卧床难起。得知母亲非常希望陪她过年,吴少洁安排好家里的事情,提前于2020年1月14日赶回家乡。
当躺在病床上的老人看到熟悉的面孔出现时,慈爱的眼神中充满了喜悦。
吴少洁和母亲。
疫情当下两难选择
2020年的这个春节,注定是不平凡的。突如其来的疫情,令无数个家庭生活发生了变化。
在陪伴母亲的日子里,吴少洁和其余哥哥嫂嫂们悉心照顾病床上的她,做营养丰富的餐食哄她吃,帮她按摩手脚让血液运行通畅,陪她聊天看老照片追忆往事,打开微信视频让她能跟远在国外的孙子、孙女视频聊天……一切都显得温馨又难忘。
可手机里,时不时地给吴少洁传来一些坏消息:新冠肺炎离乐清越来越近,各地疫情防控也不断升级。原本计划好的年夜饭、拜年等事项,在母亲的要求下不得不取消。
直到1月29日,不少前往美国的航班被突然取消,不少侨胞面临着回不了美国的窘境。原本计划3月份回美国的吴少洁心情也格外复杂,一边是割舍不下的母亲,另一边是担心回不去无法照顾家庭。
从那时起,吴少洁就一直处在回不回美国的两难境地。这成了她人生中最痛苦的选择,虽然丈夫让她安心陪伴在母亲身边,不用顾及家庭。可看到形势越发严峻,连母亲都开始劝说她早日回去,不要让家人担心。
“阿妈有我们照顾,万一你回不去,就麻烦了,阿妈心里也会更难受!孝的表达有不同的方式。”在大哥吴少海的劝说下,吴少洁终于做出艰难的决定,购买近期回国的机票。
她内心一直有个期盼:“希望疫情并不如想象中那么严重,可以让我多陪母亲一段时间。”直到2月3日,已经到了不得不离开的时候,在和母亲告别前,她在母亲额头留下深深一个吻,说出母亲听到的她的最后一声:“阿妈,我爱你。”
曲曲折折之下,2月7日从上海起飞的飞机,虽然让吴少洁在特殊时期顺利地回归家庭,却让她告别了自己最为放心不下的人。
母亲和儿孙们。
用另一种方式陪伴
身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城,和母亲隔着太平洋,有着万里之遥,可吴少洁的内心仍想陪伴着母亲。
谁说陪伴,只有近在咫尺才算?还处于隔离期的吴少洁,突然想到:每天写一篇日记发给母亲看,作为女儿送给母亲的一份礼物。就这样,吴少洁开始以另一种形式陪伴在母亲身边。“父亲去世时,我是他走之后写了追念的文章,遗憾的是父亲自己没能看到。”她不想这种遗憾也发生在母亲身上。
于是,她每日拿着手机,写下回国那段时间与母亲有关的回忆。日记里,提到用母亲喜欢的颜色购买的床上用品布置的房间,提到和母亲曾在南加州沙滩上度过的美好时光,提到母亲85岁生日时在圣地亚哥温州老乡组织的生日会时灿烂的笑容,提到病床上的母亲和“爱心话聊”老友们的无话不谈,提到过往家族团聚子孙满堂簇拥着她合影时的天伦之乐……
2019年老人生日时与家人合影。
还记得,在阳光洒在床前的清晨,母女两人一同闭着眼睛,细细品味蒋勋老师讲解的《细说红楼梦》,配上悠远宁静的背景音乐《山野幽居》,旋律优美,扣人心弦,更是发出“有着一寸还成千万缕的无尽相思,更有着来时无迹去无踪,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感叹。这些令人难忘的片段,都在日记里字字沉淀。每写到情深时,吴少洁早已泪如雨下。
写完一篇日记,吴少洁就赶着国内白天时及时发送给母亲。吴少洁还记得,二嫂称母亲看完之后十分感动,艰难地表达出:“少洁做事情就是细心,太有心了!”每一篇日记,母亲都是看了又看。
吴少洁夫妻还不忘母亲的嘱托,他们在美国四处采购了3000只医用外科口罩寄回国内,其中1500只捐给乐清市人民医院,另外1500只捐给温州的医疗机构,帮助家乡抗击疫情。当这批医用口罩抵达乐清市人民医院时,母亲连忙给她发去信息:“感激帮助家乡抗击疫情。”
家人陪朱慧兰看赛马。
到2月底,母亲的状况越来越差。吴少洁更着急了,她的日记发到网上被好友发现后,好友让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妻子帮忙朗诵成语音版,让老人家无需睁眼就能听到内容。“每次听到日记里说的那些事,母亲总是瞪大眼睛,想仔细地听清楚。”家人转述的种种细节,让吴少洁热泪盈眶。
3月13日,母亲逐渐陷入昏迷状态,此时的日记却没有“停更”,继续在床头为她诉说着女儿的思母之情。
两天后,母亲停止了呼吸,与世长辞。“据家人描述,母亲走的时候很安详,几乎没有什么痛苦。”吴少洁说,无法亲身陪伴在母亲身边,成为她内心一段痛楚,好在48页日记已经代替她陪伴母亲度过人生最后一段时光。
儿孙发微信表达对奶奶的思念。
今年清明节,由于受疫情的影响,身在美国的吴少洁和大哥吴少海等无法顺利回国,为母亲最后送别。但兄妹两人以及身后的一家人都决定,通过网络寄托哀思。“作为特殊时期的‘送别’,希望母亲能够体谅。”她说。
就如同她在日记里留给母亲最后的一段话,那是一段《我怎么哭了》的歌词:“虽然我知道在离别的时候不免儿女情长,到今天才知道说一声再见需要多么坚强,我想要忍住眼泪,却不能忍住悲伤,在不知不觉中,泪已成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