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温州市民养成了更多健康好习惯: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春暖花开,随着疫情逐渐趋稳,我市企业慢慢复工复产,人与人之间的交互频率增加。“后疫情”时代,我们不能放松警惕。 近日,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明指导中心等发出倡议,呼吁市民们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即日起,本报推出“‘关键小节’关乎大文明”栏目,来共同看看市民文明意识、文明习惯、文明行为的“养成记”。 在家里就餐,用自己的筷子给家人夹菜,在菜碟中挑选自己爱吃的食物,用嘴吹凉勺子里的汤喂给孩子……合餐是中国人当下一种比较普遍的宴饮方式,看起来满满的亲情和难得的放松惬意,却给病菌带去了大量传播的机会。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筷来箸往为病毒扩散打开方便之门,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更是病毒传播的主要渠道。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影响健康的因素中有60%与生活方式和行为有关。怎样既沿袭优良传统习俗,又养成文明卫生习惯,积极降低患病风险?2月27日,市文明办、温州市妇联向全体市民发出“公筷行动”的倡议,倡导全市人民实行分餐制、公勺公筷制,倡导每个家庭成员用公筷夹菜、公勺舀汤,让我们一起努力,战胜疫情,并在未来的日子,培养更健康的用餐习惯,让“公筷公勺”成为温州文明就餐的新风尚。 “早在1月22日,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明指导中心就已经发出“公筷行动”的倡议,倡导全市餐饮单位推行使用公筷公勺。为打好防疫攻坚战,要推进“公筷行动”向家庭延伸。”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疫情防控正处于最吃劲的关键阶段,由不得半点松懈。新冠肺炎能够通过飞沫传播。我们更要阻断“口口相传”的风险,除了做到有序排队不扎堆、杜绝面对面就餐聊天外,聚餐时,请不要忘记为每一道菜加公筷或公勺。 饭桌是中国人家庭团圆的象征,对于聚餐、家庭使用公筷、公勺,你能接受吗?你愿意成为公筷、公勺的实践者吗?欢迎扫码参加问卷调查,告诉你的答案。 关于在全市推行“公筷公勺进家庭”的倡议书
市民朋友们:
庚子武汉疫情,揭示着文明“关键小节”的极端重要性。很多病毒感染者均通过聚餐或密切接触感染,感染人群往往是整个家庭、整个家族。围桌共食、不用公筷,这种就餐方式隐藏着巨大的风险,给病毒传播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安全用餐非小事,一筷一勺见文明。为推动“公筷行动”向家庭延伸,让使用公筷公勺成为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自觉行为和文明风尚,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1、桌上放公筷公勺,做文明用餐的推动者家庭是最小的聚餐场所。每次围桌吃饭,公筷公勺添一副,无忧无扰享口福。倡导每个家庭成员用公筷夹菜、公勺舀汤,最好实行“分餐制”,杜绝唾液、飞沫“口口相传”,从源头上阻断病毒细菌在餐桌上的传播。人有情,病无情,公筷公勺添亲情,让我们养成吃饭新风尚、健康好习惯。 2、主动用公筷公勺,做文明用餐的践行者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外出聚餐用“公筷”,先从家里吃饭做起。倡导每个家庭成员餐前先洗手,不用自己的筷子相互夹菜;患食源性疾病者须使用专用碗筷;对不能独立进食的婴幼儿,不要用嘴尝试孩子食物、帮助咀嚼食物、口对口喂食、与孩子共用餐具,警惕温情背后隐藏着的极大风险。 3、引导用公筷公勺,做文明用餐的传播者家庭是大千世界的缩影。在家用餐使用公筷公勺,不是矫情而是文明,是拒绝生病而不是生分。家有老人,要善意引导其使用公筷公勺;家有宾客,要主动引导其使用公筷公勺;教育孩子树立良好的“公筷意识”,做到专人专筷,多人公筷,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更彰显社会责任。 最好的相聚,从公筷公勺开始。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推动“公筷公勺进家庭”,带动更多亲朋好友参与其中,让家庭聚餐“筷”乐又健康,让“分餐”成为新时尚,用“小餐桌”带动“大文明”,打造“温州公筷”城市文明新名片。 温州市文明办 温州市妇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