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节说“妇女”(林正华)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话题自然离不开妇女。我《心语钩沉》群里的男人们纷纷写诗撰文称赞女子,芳心怒放,感慨不已。此乃善哉善哉! 一说起妇女,有人也许会问,女人几岁起才算妇女啊?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让我从“妇”字讲起。 妇的繁体字写作“婦”,是个会意字,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帚”,右边是“女”。 帚,表示洒扫。《说文》:妇,服也。从女,持帚,洒埽也。意思就是说,拿扫把扫地的女人就是妇女,谓服事人者。这里,我们可以推出三点,一,干家务的女子,二,有相当体力劳动能力的女子。三,各方面地位低贱的女子。在古代,婦的本义是指已婚的女子。“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礼记·曲礼下》 但后来,妇女的范围逐渐大了起来,《广雅》上说,“女子谓之妇人”。妇女在官方辞典中的定义是成年女子的通称,其中“妇”即有已婚女子、妻子的含义。妇女是成年女子的通称。不单纯指已婚妇女,年满18岁的女青年也可称妇女,18岁以下称少女,14岁以下称幼女,7岁以下称儿童。法律上并没有相关规定,可以说,所有女性在法律上都可以认为是“妇女。 妇女的地位一直受到轻视,男女平等,仅是一个理想。请看下面的文字: 《康熙字典》:“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 “父殁而子嗣,姑死而妇代。”——《论衡·偶会》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舅太太是个妇道人家,懂得甚么。”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十八:“你们不行,我一个妇道人家,更不行。” 杜鹏程 《延安人》:“你这个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8回:“皆因奴家妇人之见,一味劝夫慎重,不可在外眠花卧柳,恐惹父母担忧。”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这都是刘四妈这个花嘴,哄我落坑堕堑,致有今日,自古红颜薄命,亦未必如我之甚。“ 总之,妇女的地位、命运想要彻底得到改变,还是任重而道远。 截止2002年底,中国共有女性人口6.2亿人,占人口总妇女数的48.5%。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妇女的发展与进步,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国家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制定国家宏观政策时,遵循男女平等参与、共同发展、共同受益的原则,中国政府为妇女进步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政府相继制定和发布了五年及十年两个《中国妇女发展纲中要》,切实保护了妇女的合法权益,优化了中国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推动了妇女事业的全面进步。中国妇女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等领域享有与男子同等的权利,而且其特殊权利的保护作为国家维护和保障基本人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在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妇女地位明显提高,妇女的整体素质全面改善,妇女的发展进步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期。 由于汉语中表示男子的词语当中没有与“妇女”结构相似的词语,有人认为使用“妇女”称呼女性是对女性的极大不尊重,而且“妇”字的繁体形式也及其突出旧社会女性所处的不平等地位。因此,有人建议在任何语境下都只使用“女子”,“女性”来表示性别为女的人和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