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查看: 1793|回复: 0

太烦了!温州这些广告到处都是!背后竟然......

[复制链接]

1

主题

7

回帖

4

积分

嫩笋

积分
4
发表于 2025-9-12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办证”“家电维修”“法务催债”……近年来,五花八门的“小广告”逐渐从小区墙面蔓延到私家车、共享单车等流动交通工具,不仅破坏市容市貌,更隐藏着诈骗陷阱与不良诱导。这些“小广告”为何屡禁不止?背后又藏着怎样的产业链?来看焦点记者的走访调查。
image.jpg
“小广告”无孔不入
扰民之外暗藏风险

日前,记者走访了安阳街道清莲小区,该小区属于典型的开放式老旧小区,每个单元楼都安装了密码门。趁着其中一个大门未关,记者走进楼道,发现墙面、楼梯扶手、电表箱甚至民居的门框上,都贴满了各式印章广告和不干胶贴纸,有的甚至一层广告覆盖着一层广告。即便有清理痕迹,也残留了不少胶印,有的用油墨直接印在白墙上,需要铲掉墙皮或重新粉刷一层。“楼下门锁坏了还没修,贴广告的人就趁机溜进来,这些小广告根本清不完,胶印特别难弄。”居民罗阿婆道出了不少住户的困扰。
image.jpg

这些“小广告”绝大多数是开锁、疏通管道、修理家电等服务,还宣传可以“随叫随到”。然而,这些看似便利的联系方式,未必能提供真实有效的服务,市民王先生就因此吃了亏。王先生告诉记者,之前家里空调坏了,于是他就联系了“小广告”上的空调维修人员,付了350元后,不仅空调没修好,还彻底失联了。“他催着我先转钱,说要去下一家,结果后来就联系不上了。”王先生说。

如今,这些难搞的城市“牛皮癣”已不仅局限于老旧小区的楼道,还蔓延到了路边停放的私家车上。家住东山街道德信铂瑞湾的黄女士就不堪其扰,半年内通过多个平台投诉了11次。“一周可能被贴个两三回小广告。”她无奈地表示。
image.jpg
记者走访发现,住宅附近的路面停车场是“小广告”“集聚”地段,不少车辆的反光镜、车窗都被塞入或贴上“小广告”,数量多的达十来张,内容大多为涉黄信息、法务催债等。

不只私家车,街头巷尾的共享单车由于流动性强、覆盖面广也成了“牛皮癣”新“宿主”。这些“小广告”悄然爬上共享单车的车把和中控台、坐垫。瑞安一品牌共享单车仓库管理人员季文标告诉记者,他们在瑞安投放了10500辆共享电单车,运行一年多,累计发现“小广告”约6000次。“贴‘小广告’的人员流动快,分布广,他们贴一辆车只用一两秒,我们清理一辆车却要2到3分钟,之前每天需清理小广告的车辆大概在300到500辆左右。”季文标很无奈。

w4.jpg

需要警惕的是,这些小广告暗藏风险,其中不乏低俗“擦边”内容,甚至还有涉嫌违法内容。瑞安市公安局场桥派出所民警王浩铭提醒,这些“小广告”大多是“杀猪盘”、涉黄赌的引流,一旦扫码就可能泄露个人信息、掉入诈骗陷阱,还有代开发票、非法贷款的,最终都是为了骗钱。

民警王浩铭透露:“塘下有个居民就是通过这些涉诈小卡片被骗了30多万元,金额比较庞大。”

w5.jpg

“小广告”产业链隐蔽难追踪

违法成本低治理难度大

那么,这些让人头疼的“小广告”,到底是怎么“生产”出来的?记者走访了瑞安老城区多家图文印刷店,店家均表示不承接印小广告贴纸的业务,一致建议记者上网看看。果不其然,记者在电商平台上输入“小广告”关键词时,立刻弹出不少售卖“墙体广告印章”的链接,有的商品甚至把“小区楼道”标注为推荐使用场景。为进一步试探,记者以定制一款“办证”广告为由随机咨询了一商家,对方起初质疑是否违法,但随即表示可以接单。定制9x5.4厘米的纸质不干胶小卡片3000张报价150元,平均每张小广告的成本仅5分钱。

w6.jpg

获得“小广告”的方式轻而易举,那么如何招聘发“小广告”的人呢?记者以应聘贴“小广告”工作为由,联系到小卡片上一名自称“小龙”的商家。对方表示,80块钱一天,一天要发两盒,大概两三千张小卡片,还透露“有个四川人,封闭式小区都能进”。当记者进一步询问细节时,对方突然警觉,反复确认记者的年龄、户籍和相关经验后,以“目前不招人”为由挂断了电话。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粘贴“小广告”已经发展为“产业化”运作,主要通过招聘人员来贴“小广告”,上下游分工明确,利用小众的聊天软件来规避侦查,隐蔽性强。“上家不会亲自送小卡片,而是询问你所在的地区后,提供具体地址让你自取快递。”民警王浩铭表示,由于违法人员流动性高、身份隐蔽,给取证和处罚带来了极大难度。

w7.jpg

据了解,当前从事贴“小广告”的人员主要分为三类,大多为无业青年,为了挣快钱宁愿铤而走险;也有的是迫于经济压力想找“副业”的人;还有些人是“明知故犯”。“贴一张小广告大概需五毛钱,不少人觉得利润可观,于是选择冒险从事。”王浩铭说。

小广告”为何屡禁不止呢?浙江品和律师事务所主任胡奎分析,很大程度在于其“流动式”的特点。违法者往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缺乏持续、固定的违法过程,导致执法中难以有效锁定和处理。此外,处罚依据也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与交叉性,究竟是适用广告法,还是依据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抑或其他法律法规,往往界限不清,存在监管盲区。

w8.jpg

此外,违法成本极低也是关键因素。无论是制作“小广告”的商家,还是雇用他人张贴的上游组织,目前面临的处罚机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难以实施有效的处罚措施。“想要根治这个现象,关键还是在于相关部门能否联合执法,形成合力,坚决打击此类违法行为。”胡奎说。

从“被动清理”到“主动共治”

多方尝试破局

整治“小广告”是一场需要各方协同联手的“持久战”,面对治理困境,各方也在尝试破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管理中心副主任林小余表示,他们安排了299名专门人员去清理公共道路、城市家具上的小广告,每天大概清理5万处左右。之前也尝试过让通信部门对小广告上的号码予以停机,但效果不突出,有些外地号码根本停不了。

社区和市民的参与也不可或缺。老旧小区由于缺乏正规物业管理,目前多是依赖社区定期组织志愿者来清理小广告。安阳街道华瑞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任许肖燕表示,已经安排网格员加强巡逻,发现问题后及时组织志愿者进行清理。目前,社区志愿者队伍有200多人,每次会出动20至30人,对辖区内老旧小区逐一开展清理工作。不少市民建议设置小区公共信息栏,满足发布正当广告的需求。

w9.jpg

与此同时,有部分共享单车企业已率先尝试技术升级,将共享单车坐垫换成PVC或PU皮革材质,这种材质防水、耐磨、易清洁,能减少小广告残留。“下一步,企业还计划推出奖励政策,市民举报或清理小广告可获得骑行次卡、优惠券等,调动用户参与治理的积极性。”瑞安一品牌共享单车项目经理邱雄说:“除了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加快清理、开发技术手段防粘贴外,我们也在想怎么能主动给用户打个预防针,提高大家对‘小广告’危害的认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703804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9-12 11:26 , Processed in 1.16710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