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067|回复: 0

20年前的城市战略,对今后温州区划调整有什么启示?

[复制链接]

689

主题

0

回帖

345

积分

老蟹

积分
345
发表于 2021-10-10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01


楼市温州  LOUSHIWENZHOU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温州在“十四五”规划中,确定市域空间结构为“一主一副两极多节点”,城市发展方向为“东拓、西优、南联、北跨”,做大做强都市区主中心,大力度推进撤县(市)设区行政区划调整,着力构建由鹿城、龙湾、瓯海、洞头、瑞安、乐清、永嘉组成的都市区主中心,全面深化环山跨江面海协同融合发展。


或许很多人已经不记得了,今年还是温州市区行政区划大调整20周年。那一轮调整至今,温州的城市建设受其影响非常深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如今的温州城市框架、格局。



当温州面临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之际,不妨回顾一下20年前的行政区划调整,可以从中汲取一些经验和教训。



E5j543MRzzvMMClL.jpg


2001年温州区划调整批复。(点击放大查看)


2001年7月,国务院批复温州市市辖区行政划调整,内容分别是:


1.将永嘉县的七都镇、桥下镇中央涂居委会,温州市瓯海区的临江镇、藤桥镇、上戍乡、双潮乡、岙底乡和梧埏镇的前网、鱼鳞浃、上田、划龙桥4个村,温州市龙湾区蒲州镇的蒲州、上蒲州2个村划入温州市鹿城区。鹿城区人民政府驻墨池坊;



2.将瑞安市塘下镇的上涂、西一、中星、东门、埭头、石坦、屿门、邱宅、东溪、东成10个村和前冈、后冈2个居委会
(原梅头镇范围)
,瓯海区的永中镇、天河镇、沙城镇、灵昆镇划入龙湾区。龙湾区人民政府驻地由状元镇迁至永中镇;



3.将瑞安市的丽岙镇、仙岩镇划入瓯海区。瓯海区人民政府驻地由兴海路迁至娄桥镇。



HIUPjtoxgi15AP5p.jpg


2001年温州行政区划调整新闻报道。来源:温州都市报





那一轮调整,并未对周边郊县撤县(市)设区,以内部调整为主,稍有扩张。





02


楼市温州  LOUSHIWENZHOU

现在回头看,当时的调整,是必要且及时的,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1.
鹿城区、龙湾区辖区过小,发展空间有限,在那一轮行政区划调整中,得以扩张。



2.
瓯海区辖区过大,且山地面积过大,在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发展负担较重,从而被缩减。



3.永中、娄桥被确立为龙湾、瓯海两地的行政中心,成就了如今的龙湾中心区、瓯海中心区,对城市框架拉伸、城市形象提升,起到极大的帮助。



4.杨府山商务区
(现被纳入滨江商务区)
、城市中心区
(现与中央绿轴区域部分重合)
、鹿城城西、江心屿、永强片等片区完整属于同一市辖区,更利于后续建设、发展。



5.3个市辖区规模相对均衡、合理,未出现其他城市普遍存在的“大区太大、小区太小”的不均衡现象。



Bx49Xs34s1SFYYz5.jpg


2001年温州行政区划调整示意图。来源:温州都市报



然而,当时调整也留下了一些争议,大致为以下几点:



1.行政村界与具体事物
(道路、河流、铁路等)
不重合,部分区域形成两个行政区划版本,出现区划、管理等方面的混乱。(参考:《市区这些地方、房子,到底属于鹿城还是瓯海?谜一样!》)
(点击左侧链接查看)



2.部分区域遭到拆分,名不副实、错乱,甚至影响区域发展。比如,蒲州、上蒲州2个村被划入鹿城区,导致现龙湾区蒲州街道位于“前州”,而非真正的“蒲州”;同属一片小平原的藤桥、泽雅两镇,分属鹿城、瓯海两区,还导致强镇藤桥衰落。



3.与三溪片隔山、“嵌入”鹿城区的瓯海区景山街道,并未归还鹿城区,导致鹿城城西的统筹建设、发展受影响。




03


楼市温州  LOUSHIWENZHOU

当然,以上争议仅仅针对内部调整而言,对外扩张不力才是更大的争议点。
属于对外扩张的,仅有原属永嘉县的七都岛、西中央涂,原属瑞安市的丽岙、仙岩、梅头。


为什么那一轮行政区划调整,温州市区只扩张了这么一点?
据坊间传闻,原计划将瓯北、塘下两座强镇划入温州市区,但对于永嘉县、瑞安市来讲,强镇划出即“大出血”,对其后续发展不利从而上述区域划入温州市区仅为妥协的结果。


然而,像这样的局部划入,对如今温州的发展造成许多不利影响:


一方面,划入温州市区的区域,除金海园区外,近20年来其余地方暂时均未获得大发展,
对后续撤县(市)设区缺乏示范效应。
仅有大发展的金海园区,其围垦还是由瑞安市启动建设的。


另一方面,与温州市区相邻的永嘉县、乐清市、瑞安市,担心相邻区域今后被划走,从而减少了在瓯北片、柳白片、塘下镇的投入,重点发展县城
(县级市市区)
,以提升县(市)政府区域的首位度。


或许提升县城(县级市)首位度是趋势,但部分
县城(县级市)
并非区域内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地方,不仅没能完全激活发展潜力,还与市区形成离心力。



显然,除特殊情况外,任何行政区都不希望自己的土地、人口、经济规模被缩减,将其经济重镇划出更是不现实,这将严重影响其竞争力与影响力。


因此,整体撤县(市)设区更容易实现双赢。
若仅仅将瓯北片、柳白片、塘下镇划入温州市区,将严重影响永嘉、乐清、瑞安的发展,且很难获批。(参考:《仅把瓯北、柳白、塘下划入温州市区,是否可行?》)
(点击左侧链接查看)



至于“大区太大、小区太小”现象,只是阶段性产物,需待今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机成熟后再调整。


综合来看,上一轮行政区划调整,导致温州各大强镇发展受限、郊县与市区融合不够、城镇林立且分散的现象,严重影响温州的凝聚力和首位度。



NVybyyVhYpvM9rv4.jpg


温州主城区城镇分布示意图



当前,当各大城市拼命做大做强、以规模与密度形成虹吸能力,温州内部虽然高度认可“温州”这一名称,但城镇格局依旧是一团散沙,中心城区缺乏引领作用,导致天花板不高、发展受限。




04


楼市温州  LOUSHIWENZHOU

其实,2001年温州行政区划调整仅划入几个乡镇至市区,与1996年杭州的行政区划调整较为相似,从当时的萧山市、余杭市划入几个乡镇,也就是现在的滨江、下沙、九堡、三墩、蒋村等地。


不过很快,杭州发展这样的行政区划调整存在问题,便在2001年将萧山、余杭撤市设区。而同一年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的温州,仅仅是内部调整、稍有扩张。


当萧山承载起G20、亚运会,余杭承载起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产业,倘若没有20年前的撤市设区、没有空间承载这一切,自然错失机遇,就没有杭州的今天。


直到今年,杭州才做了温州20年前做的事情——内部调整,解决“大区太大、小区太小”现象,以更好地“消化”萧山、余杭。



g8eDl2D1V2l200dI.jpg


今年杭州行政区划调整示意图



2001年之后,温州仅有2015年洞头撤县设区,市区新增陆域面积还不如2001年划入的几个乡镇面积总和,仅仅激活了瓯江口新区的发展。



相比较“先对外扩张、后内部优化”的杭州,近20年采取“先内部优化、后对外扩张”的温州,最终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发展结果。



今年,温州终于在“十四五”规划中将永嘉、乐清、瑞安的城区、强镇均纳入温州大都市区主中心,并明确提出撤县(市)设区。因此,永嘉、乐清、瑞安均有望撤县(市)设区,但仍需国家层面审批。



ZU4QhH5erriWPfBI.jpg



同时,20年前划入温州市区的七都岛将打造未来科技岛,西中央涂拆迁后打造城西新城,丽岙、仙岩也被纳入南部新区范围。


如今,即便撤县(市)设区尚未获批,温州在“十四五”规划确立大都市区主中心后,已着手专题研究大都市区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工作,具体包括推动温瑞平原一体化、瓯洞一体化、瓯江两岸协同发展,建立中心城区和乐清、瑞安、永嘉等周边县(市)规划统筹管理机制等。


当温州大都市建设真正迈出这关键一步,未来城市发展依旧还有不小的空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4-6-2 23:50 , Processed in 0.044353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