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600|回复: 0

90后温籍博士后世界顶级期刊再发论文

[复制链接]

10

主题

0

回帖

1

积分

嫩笋

积分
1
发表于 2020-5-19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湖北
近日,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了关于生命耐砷机制起源的研究论文"The Great Oxidation Event expanded the genetic repertoire of arsenic metabolism and cycling",揭示了地球砷环境演变与微生物抗砷分子机制进化的因果关系。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朱永官团队和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Barry P. Rosen团队联合完成。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博士后陈松灿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国新为共同第一作者,朱永官研究员和Barry P. Rosen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
EUtic3D7JP7Wpji3.jpg
陈松灿出生于1992年,小学、初中、高中分别就读于永嘉县碧莲镇中心小学、瓯北镇第一中学、永嘉中学,是个土生土长的温州小伙。早在去年3月,陈松灿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登上了《自然》杂志,发表关于乙烷厌氧生物氧化的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具有乙烷厌氧功能的古菌及其代谢途径。
《美国科学院院报》与《自然》《科学》一样,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基础科学领域的学术杂志之一。自1914年创刊至今,《美国科学院院报》提供具有高水平的前沿研究报告、学术评论、学科回顾及前瞻、学术论文以及美国国家科学学会学术动态的报道和出版。
关于生命耐砷机制起源的研究,以微生物抗砷系统的进化为例,系统描绘了地球演化历史中生命对重金属环境毒性的适应过程,为阐明重金属元素循环、生命进化和地球演变之间的交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另外,该研究探索了新型“化石”——生物基因组在解决前沿进化生物学问题中的应用模式,所获得的结果对理解重金属污染环境下的生态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为人类适应、调控、改造和治理污染环境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h9kz7FBii9B99HpO.jpg
2009年,陈松灿考入浙江大学,攻读应用生物科学。2013年,陈松灿保送进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科学专业,成为一名环境微生物学方向的硕博连读研究生,师从朱永官研究员。在学术氛围更纯粹的中科院,陈松灿接触到了科学前沿和不少知名科学家。由于导师的推荐及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国际合作项目,陈松灿获得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的公派留学机会。“如果说中科院的前三年,是我在科研之路上的启蒙阶段。那么德国留学的两年,让我敲开了科研的大门。”2016-2018年的公派留学期间,陈松灿接受了更加严格的科研训练,科研实力大幅提升。“在德国的这个研究中心,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科研人员非常敢于去探索极具挑战性的未知领域。”
2019年5月中科院答辩之后,陈松灿以博士后的身份再次来到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继续走他的科研之路。现在,科研已经成为陈松灿生活的一部分,和吃饭睡觉一样自然。“每天看一点文献,做一点实验,心情就会很好。”做研究压力大了怎么办?陈松灿的回答很有意思:“看书。不管什么书,和专业无关的书就行。关键是要换换脑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4-6-2 20:00 , Processed in 0.037673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