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217|回复: 0

战“疫”手记|战“疫”这一个月

[复制链接]

2

主题

0

回帖

1

积分

嫩笋

积分
1
发表于 2020-3-3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人物名片:陈细秀,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管护师,2020年2月5日—2月18日在新冠肺炎隔离病房631病区工作,协助护士长做病房前期筹建和631病房的整体感染管控工作。
yOiJ6qC5tQc5EoUe.jpg
2月2日
对称日那天我接到了任务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为温州市唯一一家救治新型冠状病毒重症患者的定点医院,1月28日,医院隔离病房正式启用并陆续开始收住患者。支援隔离病房的我在ICU工作过12年,也经历过非典,是个老ICU人,这是我们医护人员的使命,所以,义不容辞!
女儿和先生第一时间选择了支持我。那天下午,悠悠主动整理了自己的书桌和房间,我知道,那是她想跟我证明自己能好好照顾自己。
为了让她方便自己洗头,我剪了她心爱的齐腰长发。还记得当时一不小心剪太短了,她使劲忍住夺眶而出的眼泪,还安慰我说:妈妈,头发会长很快的,等你回来时,它就能被我扎住了……
从小,她就是个特别内敛而又敏感的孩子,为别人想得更多,也是我的明灯。我和先生都是医务工作者,平时工作很忙,很多时候,她总是一个人在家。此次疫情,我和先生都要坚守岗位,家里只剩她和一只猫,还好,先生不在疫情一线,不需要医学隔离,早晚能回家,至于中饭,需要她自力更生啦。希望我不在的这段时间里,她能够好好照顾自己。唉,说实话,还是有点担心的……
2月8日
我的眼睛,你一定要争气啊!
2月5日进隔离病房,到现在已经3天了,已经逐渐适应工作节奏和强度了。我总开玩笑说隔离病房是 “没有回头路”的,因为每天我们都要通过一道道消毒关卡,穿上厚厚的隔离服,层层武装。由于我是631临时隔离病区的感染管控督导员,不仅要自己穿好防护装备,还得督导进隔离病房的每一位同事的防护工作,在不同区域更换工作服、工作鞋,要依次戴好防护口罩与一次性帽子、戴双层手套、穿防护服、穿鞋套等防护装备。
我们每天也会和医生们一起查房查看病人情况,并遵医嘱进行注射、静脉输液、血标本采集、血糖监测、查看病人生命体征、查看呼吸机运行情况等工作,以及生活护理,比如打水、发饭、收拾餐盒、并指导患者做好自我消毒。渐渐地,在层层穿戴防护的情况下,我们技术进长,慢慢接近在隔离病房外的工作效率了。
正当我觉得一切都开始有条不紊的时候,我的眼睛却出了问题。7日白天,我就觉得眼睛很痛,到了晚上更是疼痛难忍,无法睁眼。医院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即联系眼科同事紧急远程会诊,那时候已经是夜里一点多了,最终判断我是电光性角膜损伤,原来是因为我作为感染管控督导员,督促指导工友进行紫外线消毒,接触的时间久了一些,引起急性角膜损伤。护士长方振红遵照眼科医生的医嘱给我弄来了牛奶、迪克罗眼膏进行滴眼紧急处理,忙完这些,已经是夜里两点钟了,已经忙了一天的她几乎整夜没有休息。
别的不担心,我的眼睛,你一定要争气啊!
T41lBh4mD5x65RHl.jpg
2月18日 离开隔离病房
最近每天都是工作十多个小时。以前总被别人说能忍能吃苦的,但和631病区的姐妹们比起来,我真的是弱爆了。她们照顾得了病人,也能当得了搬运工;拿得起呼吸机,也能修得了水电,希望疫情结束之后,所有的医护群体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
在隔离病区工作,要比平时工作更累,效率会比平时降低。因为防护服不透气,穿上之后进行一些操作就是一身汗,穿一会后,里面的衣服就湿透了。戴上双层口罩,活动量一大就有些喘不上气来;戴着护目镜,时间一长就起雾气遮挡视线;戴着双层的手套去摸血管动脉等,感觉上就差了很多。效率变低了,但是不能有差错,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就只能把动作放慢一些。护目镜起雾了就多看一看,或者离近一些看,摸不到动脉血管就多摸一会,或者换换部位摸。
最近每天都有好多感动的事情发生,没想到离开ICU之后,我能以这种方式和以前的老战友重聚在一起,这次所有的老ICU人都演绎着“勇敢与担当”。孔海燕、杨惠芳、王海双都是曾经的老同事,重新搭档,大家都是默契十足,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能领会对方的意思。陈燕玲同学,你真是勇敢啊,第一天进来吐了,第二天进来吐了,当我们犹豫着第三天要不要把你从监护室换出来的时候,你喜滋滋地跑过来说:啊,我今天终于适应了,不吐了。还有吴微微同学,你理成短发的样子很帅气,根本无需美颜相机。
今天要结束隔离病房的工作,开始14天的医学隔离观察,但我心永远和大家同在。温附一加油!温州加油!中国加油!
v5DMxlSS27nvplxD.jpg
2月22日 收到了女儿的信
今天,我还在隔离期。医院领导真的好贴心,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休息场所。护士长方振红二度进舱,她带领我们三十几个人,组建两只队伍,打了一场恶战,还没休息几天又重新奔赴战了,对她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最开心的是,我收到了女儿悠悠的来信。想想已经二十多天没见女儿了,好想她。她的信里字里行间都是让我放心,她真的长大了。
以下是女儿悠悠写的信的节选:
“这段时间,我与爸爸遵守了承诺,将自己照顾得很好。学习方面,您不用担心,我按时上网课,认真写作业,学校的陶校长也给我打来了电话鼓励我,还有学校的老师也加了我微信。如果我有学习方面的问题,随时可以求助她们。至于生活方面,您也不用担心,这段时间,爸爸的厨艺进步了很多哦。我和爸爸都很好,我们每天依然有关注疫情方面的新闻,最近疫情渐渐地控制下来了,确诊病例也呈下降趋势。我想,您应该也快回来了吧,我们约定,我们一家三口补回团圆饭。”
这封信是长时间高强度工作中给我的一剂强心剂,收到信之后,我真的既高兴又感动。当即提笔给她写了回信。(回信部分附后)
3月2日 终于能回家了
今天,我已经结束了在温州城市大学的14天的医学隔离,终于能回家了。告别小伙伴们,开车回来的路上看到城市有活力了一些,医院的停车场终于又跟以前一样是满的,顿时觉得日子回来了。
家里的日历还是一个月前的,植物七七八八已经歪瓜裂枣了,只是水仙长得太魔性了,大概是太想我了。
我最想的便是女儿许悠了,这是出生以来第一次离开她这么久。一个多月没见,我感觉她更懂事,更成熟了。疫情对于我而言是战役,对她而言则是成长。
很多人说医护人员逆风而行,其实在我看来这是一份使命,是一种担当,是社会责任感,也是对生命的尊重。我相信,每一个医护人员,在这个时刻,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还是那句话 “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感谢此场鏖战,感谢遇到的所有战友们,今后的日子里,大家继续读书、见人、行路、历事。
过几天我要重返岗位啦,由于疫情,原来科室的同事们都在超负荷工作。放心,我马上就回归队伍啦!
愿往日繁华早点重现,今后要珍惜温瑞大道堵车的每一个日子。
陈细秀给女儿的回信节选:
悠悠,这个寒假,是个不一样的寒假,我相信这也将是你人生记忆中重要一段。孩子,疫情限制了你出行的脚步,但限制不了你汲取力量、分辨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
孩子,你要看到——就在阴霾笼罩着华夏大地、冠状病毒肆虐叫嚣时,84岁高龄、两度与病毒作战的钟南山爷爷,首先站了出来,他敢说真话、勇挑重担,第一时间奔赴武汉。“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民族的脊梁,这才是真正的正能量!这才是我们的“超级英雄”!这也是我们时代的偶像!
孩子,你要看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是我们仅隔东海的岛国对我国最为真诚的祝愿。在这个无硝烟的世界战争中,任何人民、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在大自然前面,人类的力量如此渺小,所有人都必须团结一心。武汉樱花不仅是中国的希望,更是世界的希望。
孩子,你还要看到——要把这次的疫情、灾难当成教材,纵观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人类不断抗击灾难的历史。这次疫情,为人类敲响了一个巨大的警钟。人类高速发展,终于站在了食物链的最高端,但也别忘了人类也只不过是地球上无数生物物种的一个而已,我们如何与自然生态保持平衡发展是最该思考的问题。网上到处都是骂吃蝙蝠的人,骂贩卖野生动物的人,但是只有这些人该骂吗?没有买就没有卖,“环保意识”应该植根于你脑海深处,将来无论你做什么,都应该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
孩子,你更应该看到——这次疫情肆虐之时,在中央“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决策部署下,全国人民表现出高度的同心同德,海外侨胞纷纷捐赠、包机运送防疫物资。“疫”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战士们”来自各行各业,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很多人没有留下名字,但传递了感动和爱。而这一切的背后,因为三个字,大家都是“中国人”。同舟共济、共盼春来、中国加油,是每一个华夏儿女的精神力量。
孩子,除了这些,妈妈还要告诉你的事是:作为医者,作为一个老党员,冲锋在前,直面所有的困难,是我的职责所在,妈妈只是完成了自己工作范围内的事。虽然疫情刚来临时,妈妈也害怕这个恶魔一样的病毒,但是,在妈妈穿上防护服、打开隔离病房大门的那一刹那,妈妈就不怕了。孩子,你会长大,你以后会干什么,会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但请记得:我们要做对这个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人。所以,孩子,你一定要乘着当下好好读书,有了知识储备,才是这一切的基础,中国的未来,需要你们去挑重担。
最后,亲爱的宝贝,我要谢谢你,在妈妈守护病人的时候,你帮妈妈守护好了家里的一切。你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好好上网课,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健健康康!妈妈相信离我们摘下口罩、热情拥抱彼此的日子不远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4-6-14 18:46 , Processed in 0.047174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