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665|回复: 0

改造后的公园路接受“市民体验”活动多兮多,老街成民国风“打卡点”

[复制链接]

5

主题

0

回帖

2

积分

嫩笋

积分
2
发表于 2020-1-22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穿着旗袍或中山装的行人,夹杂着卖报声和古戏台上悠扬的传统戏曲……1月22日,经改造提升后的市区公园路主街部分工程开展市民体验活动,不少市民前来一睹老街的新貌。
经过近7个月的改造提升,目前公园路已经实现主街面贯通,完成路面铺装和建筑外立面等改造提升工作,带有浓郁民国风的公园路片区初具形象。
K27j2030q3Q8t33o.jpg
当天上午,位于名城广场东侧的南戏台,越剧《穆桂英挂帅·出征》正在上演,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看。76岁的王阿公家住兴文里,他说,自己喜欢看戏听戏,但都限于电视和广播。小时候在乡下每到过年的时候,村里都会请人来唱戏,热闹喜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戏曲离城里人越来越远了,“有了这个戏台,终于可以过把瘾了。”听说到正月初六每天都有戏可看,王阿公赶紧掏出手机给弟弟打电话:“正月到我家来,请你看戏。”
改造后的公园路,老石板铺就的路面、亭台楼阁、老门台,沿街外立面的老青砖和百年瓦当,让市民感受到一股温州特色的民国风,古韵十足。据了解,这些老条石和老石板都是全市“大拆大整”中从老石桥、老房子上收集过来的。
TvmQVO4vwQr9So88.jpg
为了体验老温州的特色,22日一大早,市民卢女士姐妹就来到了公园路,摸摸老门台,拍拍照片留个影。卢女士说,她小时候就住在百里坊一带,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这些带有温州特色的老房子渐渐消失,挺可惜的。而公园路改造,则是“帮助我们找回了儿时的记忆。”与卢女士一样,不少市民将公园路当成了现成的民国风取景点。正准备给同伴拍照的城市大学光摄影义工队的魏女士说,为了留下温州老街的记忆,摄影班的同学特意穿了旗袍、唐装,给老街增添一份热闹,留下一份记忆。
据介绍,为了打造具有古城“东庙”文化特色的历史街区,让温州市民体会到老街的都市风情和老城韵味,当天还有不少角色互动:人力黄包车、店小二、报童,以及以温州老行当为原型的人体造型艺术,还有旗袍秀、民国服装秀、传统舞龙等,让来到公园路的市民、游客能体验一步一景、一景一故事的温州风俗风情风貌。
公园路片区改造提升项目的改造范围是东至环城东路,西至解放街,总长度580米,还包括华盖山公园南入口和中山公园。该工程将深入挖掘公园路及中山公园的历史文化和历史记忆,打造“公园路十景”,并坚持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的原则,打造以温州传统民居风建筑为主的特色历史街巷。据了解,目前公园路改造尚未完工,预计今年6月份将正式开街。建成后,将与禅街、五马街连为一体,打造成以步行街、慢行为主要形式的五马街历史文化商圈主动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4-6-1 15:27 , Processed in 0.037707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